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305 章(1/2)

钱淑兰回到生产队的时候,才知道王家村又来了三个下放人员。

钱淑兰不顾天黑,直接去找钱明华,问了三人的名字,得知就是她要的三位大师,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三位劳改人员,其中两位是书画大家,还有一位是考古专家。一女两男,年纪都很大。

钱淑兰趁着天黑又去拜访钱维汉让他以后多多照顾三人。

钱维汉一直知道他这妹妹胆子大,但没想到能大到这种程度,跟坏份子这么亲密的接触,“你是说让小敏跟他们练字?你疯啦?不怕被别人看见?”

钱淑兰拍拍大哥的肩膀,“没事儿。我小心点就是了。”

她晚上留在食品厂里加班,把老师带过去,等教完了,再回家睡觉。

反正食品厂和养猪场之间也不远,三分钟路程就到了。

钱维汉见她如此坚持,“我真是拿你没办法。年纪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咋这么喜欢折腾呢。”

钱淑兰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时间荏苒,转眼又一个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钱淑兰学了不少考古知识。而小敏也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进步飞快。

钱淑兰也会时不时就给这三位老师带些好吃的。

三位老人原本瘦弱的身体在钱淑兰的调理下,倒是越来越好,脸色也红润许多。

七月是麦收的季节,到处是金黄的麦田,今年又是丰收之年,王家村从上至下全都忙起来了。

哪怕是最受不了苦的知青们也都乖乖下地,根本不用钱明华用队里新买的喇叭喊。一个个非常自觉。

按道理来说,他们这次孵了两个多月的小鸡挣得工分不错,可他们再也不敢偷懒了,去年还嫌脏嫌累,今年一个个全都跑下地干活。

虫子咬人?太阳晒人?镰刀会割到腿?这些通通都是问题,可所有问题都加起来也比不过大冬天挖河渠,那才是真的遭罪。

这一届的新知青比上一届明显乖顺许多,见老知青下地,他们虽然没干过,可也只能跟着。

就这样辛辛苦苦抢收了大半个月,终于把粮食全都收上来了。

村里的壮劳力们开始下田耕地。

钱淑兰也能歇一阵子了,今年她下地的次数并不多,因为要忙着出货。

这一个半月以来,其他省又陆续过来定货。她只安排那一小组的人负责加工。

不过孙大琴倒是被她给剔除出去了,主要是她的嘴太快了,钱淑兰把正康和他媳妇叫过来帮忙。

每天定量生产,完成之后,就让机器歇一歇。

大家见天色还亮就会到地里帮忙干活。

而钱淑兰就负责整理账目以及所需材料的补给情况。

吃饭的时候,孙大琴又在嘟哝着,“娘,那些人说你不干活,你心里就不怨吗?”

钱淑兰看了她一眼,“你该不会跟人家吵起来了吧?”

孙大琴有些心虚,吭哧半天才道,“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跟人家吵起来了,不过我也没敢大吵,你不是不让嘛。”

钱淑兰无奈摇头,“你这性子也该改改。就算你吵赢了又能如何。”

说到底她还是喜欢打脸,不喜欢这种无意义的争吵。

孙大琴见婆婆一派悠然自得,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只能闷头继续吃饭。

她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正主都不着急,她急个什么劲儿。

就在这时,正康从外面大踏步走进来,“娘,我回来了。”

孙大琴看到儿子带

着孙子回来,立刻把碗放下,站起来,一把搂住丰产,心肝宝贝肉的叫着,“哎哟,我的丰产呀,奶的乖孙孙,想死奶奶了。”

这么肉麻的话,让钱淑兰浑身起鸡皮疙瘩。

三人进了屋,小敏立刻拿好吃的给丰产吃。显然也很高兴丰产能回来。

正康坐下来,钱淑兰笑着道,“吃饭了吗?”

正康捂了下自己的肚子,摇头,“还没有!”

钱淑兰立刻起身给两人盛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