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桓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聪明睿智,被群臣视为德才兼备的贤王,又被梁帝称赞是“最像朕的皇子”。
但实际上,他格局很小,头脑也没那么清澈,很容易被比他更聪明的人当猴耍。
梁帝萧选、梅长苏,甚至秦般弱,都把他当棋子。
而在谷雨看来,萧景桓最大的问题,不是被人当棋子,也不是什么无聊的滑族血统。
而是他对于是非善恶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做事情之前几乎都不考虑后果,自然也不懂得什么是韬光养晦忍辱负重。
在谷雨看来,誉王最大的错误,也可以说最核心的错误,就是炸了私炮坊。
私炮坊原本是太子为了谋取利益,私自设立的。这个错误,本来板上钉钉是太子的责任,倘若誉王能够听从梅长苏的建议,只是去揭发这个案件,重击太子,于他有利无害。
可是他却听从了秦般弱的建议,炸了私炮坊,把事情闹大,导致附近百姓死伤百余人。
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皇帝听说了黑火库是太子的,勃然大怒,把太子关了禁闭,但是却为自己日后埋下了祸根。
誉王明知道秦般弱格局不大,却没有深思熟虑,就采纳了她的意见。牺牲近百条无辜人命,不过才让太子小摔了一跤。而事后亲力亲为去处理爆炸现场的,却是靖王。此处让靖王立了一功,让皇上注意到了低调的靖王。
后期这件事成为了他的重要把柄。刑部审出炸黑火库的真相时,恰好是皇帝严重怀疑誉王和悬镜司勾结的节点上,两件事加在一起,一举将誉王打入谷底。
炸黑火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对党争有利,却损害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贤王名声。誉王被皇权和党争带偏了,忘记了最本质的问题:
皇上最厌恶的就是党争行为,而誉王却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党争上,只顾着针对太子,却没有真正地为皇上分忧解难,反而一直在制造事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皇上后期偏爱靖王,因为靖王虽然性格耿直,缺乏心机,但是靖王每次都能办实事,为皇上分忧。
结果私炮坊世间被揭露,哪怕是皇帝有心袒护,也不得不厉声呵斥,痛骂一番。
以至于誉王心态崩了,自暴自弃。
再后来听闻自己是滑族血统,于是脑子一抽,匆匆忙忙发动了兵变,然而却挑选不出一个悍勇的将军,五万人打不穿三千人的防守,最后只能身落敌手,为对手取笑。
夺嫡之战,不一定每一步都能赚的利润。
有时候,看似吃亏,其实是占了便宜。看似受了欺负,其实是在攒人品。而风光无二,处处傲人,锋芒毕露,却容易忽略身边的危机四伏,容易行差踏错,心态失衡,最终导致回天无力。而身处低谷时,最重要的,就是冷静,蛰伏,不要轻易被人煽动。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过正是因为誉王萧景桓这般志大才疏又头脑不够清澈,谷雨才会把他当做棋子,以用来搅动风云。
现在看来,誉王还是有一个好处的,那就是意志不够坚定,耳根子软,自己的“嘴遁4.0”发挥出来,足以让他听进去。
只要听进去,接下来就由着他指挥,拨弄起更大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