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他跟高公公说:“定王妃还挺聪明。”
“王妃要是不聪明,那也活不到现在了。”
“那就让她再聪明一点,别挡了定王的路。”皇帝脸上带笑。
王妃收到暗示,犹豫不决,思来想去,还是把定王一直在谋划的事告诉了父亲,方家一时如临大敌,方父差点就带着一家老小去逃命。
时间就在方家和定王那边互相拉扯、皇帝在其中推波助澜中一晃而过,三月中旬,殿试如期而至。
殿试是科举中最高一级的考试,主要是考策论,杏榜榜上有三百余人,而最后呈到皇帝跟前的,也只有十几份,皇帝要选出一甲、二甲的名单,尤其是一甲的三个排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开始前,沈梨问三个儿子怕不怕,有没有信心,几个儿子神色淡然:“娘你放心,不管成不成,我们都会平常心对待。”
“行。”
一行五个字子,吃过程梨亲手做的状元及第粥,就去参加殿试了。
大宁朝历届殿试皆设在文星殿,从这殿名就能窥见大宁朝对科举一事的上心与重视。
三月的天气还带着微寒,昨天半夜还下了点雨,早上宫人们已经重新打扫过,地砖上仍布有一层湿气,不大的案桌有些冰凉,手一碰到,都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好在殿门关上,挡住了那穿堂风,殿内人又多,适应了一会就不觉得冷了,有些人因为紧张,还冒了汗。
毕竟等会皇帝要过来的,虽然隔得远,皇帝也站得高,四舍五入也算是面圣了,普通人别说是一辈子,那就算是十辈子,也难有面圣的机会,而仅仅是手心冒汗已经算心理素质好的了,往届有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倒霉鬼,还没见着皇帝就先兴奋得晕了过去,最后直接被抬出去了。..
不知是不是安排座位的人有意还是无意,容知书等这几个从桃花村出来的学子被安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另有十几个也出自豫州府的学子也跟他们离得不远,找到自己座位之后容知书环视了一圈,发现这一玄机时,微微皱了皱眉。
倒是其他人见到容知书就在自己旁边,离得不远,他们自觉能沾到文曲星的光,应该不会考砸,心头大定,有些还做起自己成为状元的梦来。
通过会试的学子已经是进士,这场殿试只是重新排名,既然是重新排名,那么会试时是榜首还是榜尾,机遇是一样的,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会元没进三甲,反倒是榜尾那几位在殿试时因为一篇精彩绝伦的策论被皇帝点了状元榜眼探花。
所以说只要通过了会试取得了殿试资格,人人都有机会是状元,只不过这是往届,这一届嘛,已经有人连中五元,无论是天意还是民意或是圣意,都希望能出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
策论内容与去年停办的女学相关,要学子们以此着眼,写一遍与大宁教育相关的文章,可以是纯议论,也可以献策献计,除了诗歌外不拘形式。
容知书一看这题目,就感觉到这是送分题,再抬首看到在高位上品茶的皇帝,他作了个深呼吸,凝神构思一会,又在白纸上写了几个重点,开始奋笔疾书。
女子学堂,成人扫盲班,希望小学等,这些都是自家娘亲一手办成的,容知书兄弟几人全沈参与其中,可以说这天底下再没有比他们更清楚这教育对于平民百姓意义的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