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哥,我爹生前的愿望就是能和大伯藏在一起,兄弟两个好歹有个照应。”杨安国附和道。
杨军闻言,翻了翻白眼。
我信你俩个鬼话。
二叔什么时候说过这个话,我怎么记得二叔遗言要留在老家呢。
不过,现在二叔开不了口了,至于留下什么遗言还不是他们两个说的算?
既然,他们一直要求二叔迁到燕京来,杨军自然不能拒绝,毕竟当初建造祠堂的墓地就是给杨家的人有个落叶归根之地。他也想着更多家人陪着爸妈,免得他们孤独。
“你们都商量好了?”杨军再次问道。
“哥,我们都商量好了。”
“杨先生,我同意把老杨的尸骨迁到燕京来。”
杨军听了,笑了笑。
然后一拍大腿,道:“行,既然你们都三……四个都商量好了,那就这么着吧。”
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杨军没有理由不同意。
他也希望二叔或者爷爷奶奶都迁到燕京来,这样父母就不会孤单了,杨安国兄弟俩也希望通过这件事拉近和杨军的关系,至于马娟,她也是希望如此,她和杨栋是老夫少妻,在村子里经常有人在她背后嚼舌根子,现如今杨栋又不在了,她更没法在村子里待着了,早就想换个环境过日子了,如今正好随了她的愿。
“既然二婶你决定来祠堂这边住了,那老家那边……”杨军问道。
马娟:“我和他们兄弟俩商量好了,你二叔留下的产业全部变卖,变现的钱留给我抚养孩子,至于老家的房子……则留个念想吧。”
听她都安排好了,杨军心里腹诽,看来他们是来通知自己的,而不是和自己商量的。
不过,他还是多问了一句。
“产业变现的钱真的落到你的手里了?”
说完,抬头瞟了杨安国兄弟俩一眼。
“是的,变现差不多有五个亿,他们兄弟俩一分都没要,全给我了。”马娟。
杨安国:“哥,你也太小瞧我们了吧,这些钱本来就是我爹留给马姨的,我们怎么好伸手。”
杨安邦:“是啊,哥,好歹我们也是跟你这么多年的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自然不会觊觎马姨的钱。”
杨军听了,不停的翻白眼。
这俩货还真好意思睁着眼睛说瞎话,前些年也不知道是谁因为家产的事和二叔大闹了一场,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呢。
杨安国看到杨军这种表情,似乎一下想到了几年前那些事,最后说话的时候底气都没那么足了。
“以前不懂事……现在也已经后悔了,再说了,我们现在都家大业大的,自然看不上那点钱。”杨安邦红着脸道。
“是啊,哥,以前我们不懂事,现在也认下马姨一家人了,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杨军听了,微微一笑。
微微一沉思,接着道:“你们做了什么我心里清楚,既然你们现在迷途知返,以前的事就此揭过。”
“不过……”
说到这儿,杨军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道:“二婶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虽然有些钱傍身,但是你们做晚辈的也要照顾着一点。”
“这样……以后每个月给二婶一万块钱的生活费,就当赞助你弟弟了。”
杨安国:“哥,没问题,我同意。”
杨安邦:“我也没问题。”
“不用,我不需要你们的帮助。”马娟听了,连连摆手,慌张的说道:“你爸爸留给我的钱够用了,不用你们再额外掏生活费了。”
杨军抬手打断了她,道:“二婶,这是他们当晚辈应该做的。”
“二叔不在了,他们自然有义务照顾你们母子,这不是你需不需要照顾的了,而是他们必须应尽的义务,当晚辈的就要有当晚辈的态度,要是他们敢忘恩负义的话,我不认他们这个兄弟。”
“对,我哥说的没错,孝敬您是我们当晚辈应该做的,”杨安国道:“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我们当晚辈的态度问题,这个钱必须我们来掏。”
“安国说的没错,我们不仅要拿生活费,而且涛弟以后上学以及结婚生子所有的开销,我们兄弟俩全包了。”杨安邦。
马娟听了,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一刻,她又多了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杨家两兄弟能够这么做,她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谢谢安国,安邦。”马娟哽咽道。
“哎,马姨,你这话就见外了吧,我和涛弟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
“是啊,这是我们应当做的,您不用放心上。”杨安国。
杨军听了,也是欣慰不已。
杨家这两个兄弟终于成熟了。
当然,这可能不是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有可能是他们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佳选择,为了攀附杨军这个大腿,他们适当的让出一些利益也是可能的。
不管是哪一个原因,他们能够做到这个地步,说明他们真的成熟了。
“既然二婶准备搬到祠堂那边住,回头我让人收拾一下。”杨军。
“那有劳杨先生了。”马娟。
随后,杨军让孙招财领着马娟母子去后院见伊秋水,顺便留下来一起吃个饭。
等她走后,杨军叹了口气,然后问道:“二叔尸骨迁过来了,那二婶那边……”
二婶早在五六年前得病去世了,尸骨埋在了老家,要是二叔迁过来的话,那么她也要迁过来。
麻烦就出在这儿,二婶要是迁过来的话,那么将来马娟怎么办?
杨家兄弟对视一眼,然后由杨安国解释。
“哥,这件事我们和马姨商量过了,她不在乎的,她说将来她要是老了,可以接受三个人合葬的。”
杨军听了,挑眉道:“你们兄弟俩没意见?”
“我们没意见。”
杨安邦道:“要是以前的话,我肯定不会同意的,但是到了这个年纪,什么都看开了,合不合葬的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活着的人好就行了。”
说的活着的人,兄弟俩竟然笑了。
杨军见状,直接给他们每人一个大笔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