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卿离开冷宫,回到宫里,脱下了红色大氅。
地龙烧的很足,说是温暖如春也不为过,冬天好像被阻隔在外,殿里只有暖春,没有寒冬。
秋月见小姐回来了,立刻端上一碗姜汤,走到小姐身旁。
“小姐,外面天寒地冻的,你快喝一碗姜汤,祛祛寒气,万一冻着了就不好了。”
沈清卿虽然不喜欢姜汤的味道,但是知道对方也都是为她好,端过姜汤,一饮而尽。
秋月看着小姐喝完了姜汤,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拿过空碗,之后从衣袖里拿出纸条给沈清卿。
这是今天信鸽收到的。
秋月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不觉得半点奇怪,更不会问小姐为什么会和一个外男传信。
反正在她心里小姐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不管小姐要做什么,她都会跟随小姐。
沈清卿今日收到了这纸条,倒是觉得有点奇怪,按道理,最近应该没时间给她写信啊。
冬天特别寒冷,游牧民族他们一到冬天就缺少粮食,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就开始向天凰国的边境侵犯,抢夺边境村民的粮食和牲口。
虽然现在都是小的侵犯,并没有造成大的战争,但是边境还是需要将军特别镇守。
徐晏义不容辞,早就在初冬,就已经自请去南疆,镇守边境了。
他还在皇城的时候,偶尔会偷偷进宫,和沈清卿私下相处。
如今,距离他刚去南疆,已经快有两个月了。
收到阿晏的来信,沈清卿接过之后,就立刻打开了,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来信。
信里是表达思念之情,最后希望沈清卿给他回信。
坐在书桌前的沈清卿,开始提笔回信,回信很快,多久就已经写完了。
信里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回京城,也是表达了对他思念之情,还有对他在边疆的关切。
写完信之后,沈清卿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信从边疆到京城,最后到沈清卿的手里,需要十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但阿晏在信里没有提到边疆的艰苦,也没有说到边疆有什么异常。
正常来说是不需要在边疆待这么久的,一些小的叛乱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差不多该准备回京城了。
可是今年却好像不太一样,前几天她的父亲,突然被皇上任命去边疆押送粮草,那这不是说明边疆的叛乱还没有平定。
这时候押送粮草,说不定都是准备打仗,那在边疆就要待好长时间。
可是从未听说边疆的战事很胶着,需要大批粮草的支持。
那皇上让她的父亲押送粮草去边疆的用意何在,不是多此一举?
沈清卿想不明白这一点,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举动肯定是有背后的深意,不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宋景煜随便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