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怎么就……唉,如此不争气。
一切都怪李知澜,顾重云心想,要不是她,他堂堂大理寺少卿何至于变成一个害羞怪呢?
就这么想入非非的,顾重云被李知澜拽到了书桌前,她指着桌上的洒金纸问:“你看,有什么不一样?”
顾重云想到了赵琳儿那天写给秦川的字条也是洒金纸,这种纸是从江南来的,极为昂贵,并非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秦家书香门第,在用纸这方面自然比其他人更讲究,尤其是秦川又是秀才,秦家在给他采买这些时都是用尽心思的,比如眼前这洒金纸,触感细腻,光滑,柔韧中还透着些许植物清香,上面撒着点点金箔,宛若星光凛凛。
李知澜喊来管家问,指着洒金纸让他回忆这是什么时候买的,什么价钱,买了多少,都谁有等等,管家经手府中各处事务,心思活络,记性也不错,很快就想起来这是半年前,专门找江南回来的商人带回来的一批纸。
这批纸非常金贵,因为是江南最好的文典坊出的纸,是文人墨客都追捧的,秦川喜好这些,秦老爷素来看中他,自然愿意为他花这个钱,托人带回来一些。不过因为洒金纸贵,所以只买了两扎,只是用个新鲜,摆个格调。
然后管家还连带着想起,秦川收到这纸的时候甚是喜欢,还专门抄写了自己新写的一首词,命人送到赵琳儿府上。赵琳儿隔天就来了,她也很喜欢这纸,看了又看,赏了又赏,把玩半天,最后秦川看她喜欢的紧,就送了她一些。
没有很多,也就是十张而已。
秦老爷知道秦川速来喜欢赵琳儿,也就是因为这事,才专程又催起了两人之间的这桩婚事。
后来,赵琳儿用这纸写了字条给秦川,约他见面。
那么问题来了,此前的字条上写的只是有要事,约他见面。
这张“我杀了他”的字条,又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李知澜心里有个推论,她从桌上迅速拿出一张洒金纸,洒金纸不是论卷售卖,而是论扎,裁成大概书本大小,大约五十张在一起,称为一扎。
而现在他们手上这张字条,只有半个书本大小。李知澜将字条放在完整的洒金纸上,字条正好留下一半空缺。顾重云恍然大悟:“这是从同一张纸上裁下来的?”
没错,李知澜也是这么猜想的,顾重云拿着字条细看,字迹偏上,下半边的边缘整齐,上半边却有些许毛边,应该是被从中间裁开的两张。
所以,这张和之前秦川收到的那张,原本应该是一张字条。
赵琳儿只给秦川写过一张字条,上面写的是找他有要事相商,约他见面,但是她又怕他不来,所以情急之下,干脆写上了她找他来的缘由:我杀了他。
赵琳儿杀了谁?
“孙七”,顾重云看过字条又看香囊,终于在角落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一小片几乎干涸的血液。.
他大胆的做出猜测,赵琳儿杀的人,她恨之入骨的,只有孙七。
李知澜突然想起那天在邱府,邱凝笃定地对她说,赵琳儿不可能自杀,她那么要强又骄纵惯了的人,如果有得不到的东西,或者是欺骗了她的人,她一定会先去毁掉。
孙七的尸骨上中的那些刀可以看出恨意,几乎刀刀见骨。
确实是赵琳儿能做出来的事情。但秦川却承认了赵琳儿是他杀的,说明他因为爱她,所以想为她顶罪。秦川说了很多谎,也做了很多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赵琳儿。
“可是,是赵琳儿坠楼先发生,而孙七之死在后,赵琳儿已经死了,怎么回来杀人呢?”
李知澜感觉到了不解,她内心下意识觉得不是这样的。
顾重云思索片刻,将案件从头到尾又梳理了一遍,他觉得他忽然有了些头绪。如果不是李知澜巧合碰见秦府冰窖的问题,或许秦川就将作为凶手死去,而一切真相都将被尘封在时光深处。
只有已经逝去的灵魂,才知晓被秦川悉数抹去的真相。
他们感觉的没错,秦川从一开始就在撒谎,撒一个弥天大谎。为了圆这个谎,他甚至不惜一切,牺牲了自己。
但是他仿佛对此无怨无悔。
因为他觉得,他在维护一个自己最爱的少女,她曾经遭受伤害,于是用了最激烈最残酷的方式去展开报复。
被藏起来的香囊,一分为二的字条,秦府冰窖里的人血,一切最终串联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真相。
是赵琳儿先杀死了孙七,然后因为杀人心理崩溃,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