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1章 财大气才粗(2/2)

真要是这么算下来的话,重新开办蒙学,到处招聘先生的麻烦不但可以解决了,而且还能够大大的节约开支。

至于工学和算学这个,李纲倒是没怎么当做一回事,毕竟,这样的学堂其实很类似于后世的职业培训。

朝廷在各地兴办算学和工学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需要投入一笔费用,每年给那些先生们提供薪俸,其实一年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最让他心动的,还是韩墨在明州、泉州、广州三地兴办的书院,这些书院的学生那可是要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

李纲虽然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可看到韩墨这小子,居然肯每年给三座书院拨付二十万贯铜钱的时候,他还真有一种想要辞官去教书的冲动了!

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年月,哪怕是一路的财政,最后能够拨付到学政上的钱粮,一年下来恐怕最多也就是几万贯而已。

再经过那些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平均到每一座城池,每一个学子手里的钱粮,那可真是少之又少了!

现在,区区的三座书院,每年就能够瓜分20万贯铜钱,那这师资水平得达到什么程度啊……

虽然说有钱不一定能够办好书院,可是没钱那是万万不行的,这世上有的是读书人想要有教无类,可偏偏最后都是被这小小的铜钱给逼的只能不断的妥协,最后只能偏居荒山调教两三个弟子,还时不时的都得忍饥挨饿。

“不知道世伯以为如何?”

眼看着李纲终于把小册子给放下了,韩墨这才敢门开口问道。

“你小子真的有把握每年拿出这么多铜钱来?”

李纲一边说话,一边指了指自己手里的小册子。

“这个世伯只管放心好了,这笔钱他们要是没人肯出的话,就由小子一力承担也没问题!”

对于这个韩墨是一点都不关心,只要市舶司还在一天,那些靠着市舶司吃饭的大家族就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

这两年情况可能还好一些,一旦等到东印度公司的坚船利炮开始在海上纵横驰骋的时候,他们在想不听话,那可就得想想自家的团队还能不能在海上继续航行了!

倭国和南洋的事情,已经把韩墨和七大海商家族彻底绑在了一辆战车之上,韩墨的地位越稳固,他们的利益才越安全。

哪怕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也不会吝啬这么一点小钱的。

更何况,无论是香料买卖还是倭国那边的金银矿,那基本上可都是无本的买卖啊!

有这么两只下金蛋的母鸡在,他们才不会在乎这么几十万贯呢!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