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书瑜却大咧咧地道:“反正你好好想清楚,到底选谁。反正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许晴雅死死拧着眉,看着半寸不让的闺女。
最后也只能妥协。
“选你!选你还不成嘛!你这孩子,以后做事可不能这样,一直往牛角尖里钻。”她不放心地叮嘱。
虽然依旧觉得周蔚芸有些可怜,是受了父母、奶奶的牵连。
可他们一家,也被害得这么惨了。
周书瑜看着许晴雅的神色,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但眼下一直纠结这个问题,也没什么用,只能继续道:
“我算过了,三件事加起来,至少能开一个半月的介绍信。我们再说点好听的,街道办的同志觉得我们可怜,给开两三个月,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在介绍信给的时间内,你能在那边找到工作,就能留下来陪我们了。”
周书瑜自从知道她也要下乡后,就特别仔细地规划了,他们一家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若是没有她奶这个长辈,在上面胡搅蛮缠地压着,肯定留在沪市才是最好。
但老太太活得中气十足,看样子一时半会也死不了。
那就只剩下,下乡这一条路了。
好在离高考开放,也就只剩三年。
让她妈和她弟在村子里,好好被磨一磨,总能立起来的。
“那我明天就去家属院里问问,看看有谁能把你爸的工作买了。”许晴雅有些蔫头耷脑地道。
这里她生活了二十多年,跟建设所有的回忆都在这。
现在都没时间好好缓缓,就得着急忙慌地离开。
但到底能跟两个孩子在一起,还不被老周家的人一直欺负,也可以了。
“房子呢?”周书瑜问。
这年头虽然房价不高,但家家都是不够住的。
房子也是个紧俏的东西,不可能没有人买。
可许晴雅却摇摇头,“这房子是厂里分的,我们要是把工作卖了,房子厂里肯定要收回去。”
周书瑜觉得有点可惜,抿着唇想了想,还是不肯死心。
“那我们就不能,把房子和工作打包卖?本身就是我爸工作分的房,那我们把工作卖给那人,再让他搬进来,厂子也不好把人赶出去吧。”她问。
虽然说工作会分房,但七十年代想要分上套房可不容易。
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才会得到大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