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利箭不偏不倚,正好插在距离宋君偃不到三十公分的地方,箭头没入雪地里,羽箭还在嗡嗡作响,显然是余劲未消。
昭阳的这一箭,若是瞄准宋君偃这个人的话,百步穿杨,只怕子偃这个时候已经是他的箭下之亡魂了
宋君偃也是吓得胆战心惊,后背直冒冷汗,他虽然断定楚人,还有昭阳这个时候绝对不敢伤害他,却还是没有绝对的把握,子偃现在所站的这个位置,其实只要是箭术好一点的人都能中他了
在背后看着的孙烈也为宋君偃暗自捏了一把汗。
这个君上,实在是太冒险了
背后的宋军将士纷纷放下饭碗,赤手空拳地跑到宋君偃的前想要挡着,却被宋君偃张开了双手,张开了怀抱阻止了
宋君偃面不改色,张开了自己的双臂,起了自己的脯,就这样无动于衷地大踏步走向了对面的城墙。
宋君偃一边走,一边大声喝道“昭阳令尹大人不要再挣扎了寡人很怕死但是寡人为了这千千万万的楚军将士的命,死而无惧也”
子偃口口声声地喊道“你现在将寡人死了寡人看不到,也眼不见心不烦但是你们必将承受我宋国几十万大军的怒火这是你的一个机会,寡人的一个机会,也是睢阳一线十二万楚军将士们的一个机会”
说完,子偃还右手指着自己的心口,站好,就站在距离城墙不过三十步的地方,昂着头,望着城头上的昭阳那青一阵白一阵的面庞,厉声喝道“现在,决定权就在令尹大人你的手中杀寡人,宋楚两国便是世仇,不死不休不杀寡人,你就带着军队,带着你们楚国的儿郎们放下武器走出来好吗”
闻言,昭阳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铁胎硬弓,搭上箭矢,瞄准了还在风雪当中昂然而立的宋君偃。
“将军”
“令尹大人,不可呀”
景翠等人顿时大惊失色,想要上前去劝阻昭阳。
杀宋君偃,这个罪过谁都承担不起
宋国可不是好惹的,现在已经是带甲数十万的一流强国啦。若是今天真的将宋君偃杀在睢阳城下,楚国必将承受宋国大军那无以复加的怒火,而宋楚两国立马结下世仇,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不死不休的仇恨
远的不说,光是被围困在睢阳、岸门一线的十二万楚军就马上会被源源不断的宋军撕成粉碎
宋君偃在宋国的威望是有目共睹的,几乎当世,哦不,应该是纵观古今,还没有哪一个君主有宋君偃这般崇高的威望
宋君偃一死,各地的宋军必然被激怒,就连那些手无寸铁的黔首可能都要拿着木棒、石头来跟他们楚人拼命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宋君偃的儿子们已经成长,最大的子恒已经有十五六岁这么大,宋君偃一死,他可以当即被立为国君,统领宋国跟楚国死磕着。
本来楚国已经跟东面的越国不死不休了,现在又拉上了一个更强的宋国,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国君,是不能这么死的
秦汉之前的时代,不要说是君主,就连那些统兵大将都不能被轻易杀死。大家做得最多的,还是在战后将他们释放回去,就跟宋君偃对待齐国的公孙假、国夏这些人一样,吃了败仗,事没有。
但是也有倒霉的在乱军当中被杀死,还有如庞涓一般自刎的。
国君被杀死,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宋楚两国到时候势必不死不休
昭阳的双肩微微耸动,他埋着脑袋,忽然发出了一阵诡异的笑声“呵呵呵呵”
他又把手里的弓箭丢到一边去,仰望着远方雪花凋零的穹窿,叹了口气,说道“降降了我们楚军降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昭阳已经下命向宋军投降,这个时候,即便是主张杀出重围的景阳也不是争执什么。
楚军当即开启睢阳的城门,迎接以宋君偃为首的一干宋军将士进来。
城头变幻大王旗,很快,代表着楚国的土黄色的飞熊旌旗就被丢到了一边,宋卒则是兴高采烈地将手中的天命玄鸟的旌旗插满了整个睢阳城的城墙
胜利了我们宋军胜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