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孟家叔侄俩是有默契的,一旦鞑军合围青居城,则孟珙马上出兵至青居城,给鞑军来个内外开花,聚而歼之。如果鞑军不来合围青居城,则孟珙负责守住夔门,不让鞑军入侵京湖,而孟之祥则伺机打败鞑军一路,削弱他们的力量。
久而久之,鞑军有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被孟之祥消灭掉,来多少死多少,届时,都不用孟之祥去打,鞑军就会自动退却,他能够轻松收复蜀口。
孟之祥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利用青居军和青居城去“刷怪”,不断提升他的等级(职位),稳守反击,那是稳得一B。
如果他随陈隆之这么急进,哪怕他神功卓绝,也觉得是战况难以预料!
见他迟疑,气氛冷场,陈隆之脸上的笑容消失。
这时,坐在一侧的王坚轻咳三声,孟之祥猛醒。
王坚是孟之祥的智囊,与他有过约定,大家谈话时,如果孟之祥不能决断,当局者迷时,王坚一声轻咳表示坚决不同意,二声轻咳表示事情有商量,三声轻咳表示要同意。
孟之祥身在局中,有时难以自拨是很正常的,此时旁观者清的王坚就要点拨一下他。
在电闪石火的瞬间,他立即想到了对策,对陈隆之拱手道:“正该如此,我愿附陈制置骥尾,一尽微薄之力!”
孟之祥当众表态道:“听到陈制置的话,实在令我热血沸腾,有陈制置的指挥,何忧四川不平!”
“我愿派遣善战一军,助守成都,同时派出以军中总教头周盛为首的教导队,到成都参与练兵,同时,如有必要,我将亲自增援成都。”
他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练兵之法,即强调体力、武力、爆发力,抓战斗意志与战斗技巧,能够与鞑军刀枪硬战,在弓箭战中打败他们。
孟之祥还介绍了冉琎、冉璞两兄弟,他们是筑城高手,到时就派出他们率青居城的工程部队前往成都,为陈制置打造出一座坚固无比的成都城!
“我本想派出更多的部队,奈何史相公曾多次来信强调,顺庆府乃是重地,朝廷颜面所在,必须守住,所以我不敢轻离职守。”孟之祥对陈隆之抱歉道。
说这话时,孟之祥真心感谢史嵩之,自己有个后台是件美事。
听到他的话,陈隆之满面堆笑,感谢孟之祥的鼎力支持。
确实是支持了,也只有象孟之祥这种敢于和鞑军硬战的将军才不把鞑军放在眼里。
陈隆之到达四川后,接触到各路官军,大多数是畏鞑如虎,认为到川西(成都)平原难守,去那里是自蹈死地,唯有躲在川东山地纳凉,安全为上。
将领们一昧地怕鞑靼人,畏战,是普遍现象,他们令陈隆之相当失望,总算在青居城得到了大力支持,让陈隆之十分欣慰。
他勤于王事,只在青居城吃了个中饭,与孟之祥谈妥了助战细节后,下午即离开青居城,继续他的下一站旅程。
望着他们离开的舟影,孟之祥感慨地道:“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朝廷的忠耿之臣哪!”
王坚失笑道:“太尉说得你自己好象不是朝廷的忠臣一样!”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