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董为首,十个牙兵分二排,一排五个人,一起向夏先生抱拳唱喏道:“见过夏先生!”
见到他们动作步调一致,人人身材结实,尤其是他们的气势,实在让巩家诸人不禁脸上变色。
夏先生道:“老董,有人欲向你们挑战,三盘二胜,你看着办吧!”
老蒙应道:“是!”
他转向十个牙兵,凶睛一阵乱闪,挑出一位年青的牛军士与张教头比枪法。
牛军士用的是一把白腊杆身的红缨枪,怼上对方的大铁枪,张教头的个头颇高,体格健壮,看上去比牛军士大上一号。
巩建斌心中安慰自己道:“如此看来,张教头应该有胜算吧!”
两人使枪,你来我往地干起来。
张教头的枪势展动,场上生风,有横扫千军之势,呼呼作响!
威猛无比,这是王家枪!
此套枪法来自大梁王彥章,号称“王铁枪”,王彥章曾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威震天下,枪法之厉害,曾用回马枪挑死高思继。
然而,张教头遇到了牛军士,却难寸进。
这牛军士的枪法灵活,攻中带守,守中带攻,稍一不懈,枪尖疾若天外游龙,直指张教头要害,让他招架不来。
此乃岳家枪!
牛军士步法灵活,看准张教头来势,每每将其铁枪给敌住,而反击却让张教头应接不暇。
他一个疏忽,牛军士的枪尖停在了张教头的喉咙不到一拳处,战斗定格!
张教头满头大汗,羞愧地道:“受教了!”
他心中黯然,自己年龄比对方大,经验更丰富,力气看上去比牛军士也大,然而对方的岳家枪,实在是厉害至极,每每走短线,让他根本招架不来。
他也不想想,青居军中高手如云,牛军士受尽千锤百炼,张教头根本不是对手。
再到射箭的刘教头上阵,老董亲自下场迎敌。
他看到刘教头一瘸一拐的样子,突地问道:“你在军中做过事?”
刘教头应道:“是的,我在‘曹大胆’的军中呆过!”
曹大胆,前川中名将曹友闻!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曹友闻中进士,被授为绵竹县尉,次年又改任天水军教授。
当时成吉思汗进攻西夏,随手派出一支军队进入了南宋辖境,一举拿下阶州(今甘肃武都东),并包围了天水军(今属甘肃),这就是“丁亥之变”。
这时曹友闻还没到任,天水军是否丢失都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何况还是个文官,他完全可以原地返回。
但曹友闻临难不苟,毅然单枪匹马闯入了军城,与守臣张维一起组织兵民布防,他运气不错,没过多久,成吉思汗就病逝于六盘山,蒙军只好撤退,军城就保全了下来。
此事过后,四川制置司为表彰曹友闻的功绩,特地绣了一面“满身胆”的大旗颁授给他,因此人们又将他称为“曹大胆”。
在孟之祥未入川时,曹友闻力战鞑靼人阔端汗,英勇战死。
而刘教头也在战斗中膝盖上中了一箭,被逼退役,好在他靠的是手上弓箭,还能找碗饭吃。
老董敬刘教头是“曹大胆”的兵,遂与他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