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们只知道一点:“高博士说这样好啊?”
怎么可能!
置地成立于1889年1月,由遮打与怡和洋行董事杰姆·凯瑟克合伙
每一期付款、解款,律师楼都全程参与,尽量做到在每一个环节保证资金无忧。
高要这等束手束脚,让简东普等人感慨不已。
众人哈哈一笑,便迈步走出。
“高要到底又在搞什么名堂?”
健康的原因是参与的都是大商家,因为在此之前买房都是整栋买的,一栋楼少说十几万起。
幸亏当下港岛的地产市场还处于温吞水的状态,高要认为自己推行的这套制度应当可以让各方接受。
现在就不一样了,高要是在卖未来,就是卖空气…
“高要此人真真是好笑,还想让人人有屋住?”
但是归根到底,对于高要来讲,都是一个经济刺激的问题。
高要等人一出,记者们便激动挥手。
“说买楼可以分期。”
毕竟人家这么个大人物,动不动就跳水救人,这没见过啊…
他心道潘多拉的魔盒一开,就不存在健康的说法了,等到后世,嘿,好的不学坏的全学走。
至于购房的尾款,则是在交房时支付房款的余额部分。
广大市民都想搬过去住啦…
这跟白给的有什么区别?
而且现在公屋已经通水通电,根据港府条例,公屋水电都只收取成本价…
简东普说道:“因何这般谨慎小心?”
简东普几人忍不住笑起,高博士这是要通过报广加深广大市民的印象,让大家认可本次销售套路,造成既定事实。
什么时候,自己也有机会买楼了?
“扑街,你是不是讲大话啊?”
平常的时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火海。
“高博士。”
几人纷纷点头:“简大状讲的细致入微,我们很难会有问题。”
这些都是四眼仔的衣食父母,他咳嗽声又赶紧道:“高博士讲,买房的钱都是大家一分一毫赚过来的,必要妥妥当当。”
“我没问题。”
几人纷纷点头,说的没错,钱是世间最厉害的东西,它可以腐蚀人的心智,扭曲人的灵魂。
“鉴于本港人数暴增。”
“对啊。”
“让普通市民也能买楼做业主?”
众人大声鼓掌。
甭管怎么说,大家还是很相信高博士的。
阿婆说道:“我听说现在一层楼起码要3万啦。”
其实先前标准地产在深水埗开发的时候便是这般做的,不过那时候是工程进行到什么程度之后便开始交相应的一部分钱。
只这句话,便让买菜的师奶、补衫婆、剃头匠、挑夫等纷纷驻足。
其中凯瑟克都忍不住吐槽:“要是人人有屋住,那我置地后面还怎么发展?”
四眼仔叫道:“这可是报纸上讲的啦,呐,上面说的清清楚楚,是高博士的主意。”
没有产业那便创造一个产业出来,高要对于卖楼的限制在当前来讲其实都不能算是什么枷锁。
阿婆跟着自言自语:“既然是高博士的主意,那还是很正的。”
毕竟高博士在上李屋村的一期公屋已经完工,抽到的居民都在那边过了个新年啦。
这群记者中也有去走访过的。
“good。”
高某人自思自己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他认为自己还是对得起父老乡亲的,这钱没白赚也没白。
他们相信会有人铤而走险,不过在这套方案下的话,应该只是少数。
周期拉长了,风险也有所区别,所以需要再次强调。
四眼仔赔笑,他跟着又看着报纸说道:“高博士讲,唯有广大市民买楼,物业市场才能旺,物业市场旺,港岛就旺。”
“高博士,都说你有大动作。”
“港岛旺,那大家自然就旺啦。”
“good。”
他们都认为在这一个环节当中,客户、律师楼、银行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唯一限制的只是发展商。
他看下郑铁跟利国围,中银跟高生银行加起来的话已经超过东亚了,其实有没有自己,高要都能干。
现在托上自己,无非是向购房客表明心迹而已。
刚开年,港岛各地的地价就在涨,这地价一涨,反应到楼价当然也要涨的咯…
而且这一次,高要等于是直接绕过如九龙按揭置业这等中间商,让银行出来给广大市民做按揭。
现在是在刚立项的时候就收定金。
明明等下高要就要开讲,结果记者们却已经按捺不住了。
这样后面如果其它地产商在卖楼的时候要是投机取巧的话,市民们
“不过。”
“所以要把这欲望给关起来。”
其实最好是有港府可以出面出台相关法例,比如确认资金监管账户等,有法例做依据,银行便能更深度参与。
“神神叨叨,反正也听不懂。”
“新年新气象,不知是什么大动作?”
他这般做,等于已经让地产商可以看到钱在银行账户中增长了啦。
全都是名利场上的大人物,此刻却老老实实做了高博士的背景板,看来等下有事情会发生。
记者们激动莫名,罗文锦、简东普、郑铁…
四眼仔信誓旦旦道:“消费在于流通。”
“所以他希望客户分期缴纳的定金直接存进律师楼所开设的信托账户,再根据楼盘的进度逐步解冻。”
毕竟多年以来,国人所追求的无非是有碗饭填胃,有片瓦遮头。
高要侧身:“那么接下来,就要请各位做我的背景板了。”
还有住房问题…
其主持从西环到东区的填海工程,获得大票优质土地,是为中区地王。
其后置地便顺势开始发展地产,不过它盖的楼一般都是租赁用途,极少会拿出来发卖。
现在听说高要希望人人有屋住,那就没人租自己的房子了呗?
凯瑟克能不吐槽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