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都没发现?(2/2)

调查东南沿海的哪一路最先出发,皇帝安排了两个锦衣卫以及两个太监共同协助调查。

进入两广备倭司后,他们分成两路,一路在明一路在暗。

两路人马调查半个月,分别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写成奏章上报皇帝。

当然这个奏章是秘密的,谁也不能查看,这是皇帝临时授予他们的权利。

当然锦衣卫有自己的渠道。调查的结果叫人心惊。

三份报告数字略微有些出入,不过问题不大。

整个备倭司水军有两万人,这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实际上能够作战的不超过五千,吃空饷人数在八千至一万左右,这不是锦衣卫自己得出的结论。

兵部跟两场得出的结论也类似如此。

秦骁气得肝疼儿,这群王八蛋吃空饷也就算了,吃了还不干正事。

整个备倭司水军共有船只三百余,但都是沙船,能够作战的只有六十余艘,其余船只不是漏水损坏,就是被挪作他用。

还有七十余艘被改装成商船,在内河当作运输船使用。

最离谱的是,有好些船只因为木材比较好,被人拆了做成了棺材!

兵备道里的报告同样也不好,吃空饷人数达到一万四千人左右。

船只更只剩下二十余艘,还都是平底沙船。

得到这样的结果,虽然在秦骁的意料之中,不过到了这种程度还是超过他的容忍上限,这样的水军还能用吗?这件事让秦骁更加坚定开海决心。

秦骁召集内阁以及六部人员,至懋勤殿开会。

当他把这样一份资料甩到桌子上时,兵部尚书就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跟朕说说?佛郎机人在海上横行无忌,甚至都到了家门口了,这样的水军能出去打仗吗?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来没见过他发这么大的火。之前的斗争大家都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杀人是杀人,但发这么大的火还真是罕见。

内阁及六部众人也都觉得,此事有些过于离谱。但是当秦骁让他们拿出来方案时,他们不约而同都选择重新招募人手。

就是不愿意说出来开海那两个字。

户部尚书陈安道:“陛下,如今这些水军还能使用。备倭司的将领宜全部召回,由有司论其罪,再派遣得力人手前去整顿备倭司。如此,方可节省钱财,又能快速作战。”

李长阳道:“整顿?现在谁能去整顿备倭司?”

备倭司也是被地方官府侵蚀严重的地方,他们已经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整顿难度非常大。

“朝廷没钱了。”

李长阳不说话了。只要提到没钱,文官们很自然就闭嘴。农民负担非常重,朝廷敢加一分的税,地方官府就敢加一两。

秦骁道:“那谁能去整顿备倭司?佛郎机人难免会报复,必须要派人坐镇。”

“臣推荐王公亮。”

“臣等推荐王公亮。”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