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有其榜上人员未能作答交卷,便会有专门进行调查,若查出有任何人或者势力干预,严惩不贷。
二次复试便是根据初选所挑出来的试卷进行二次遴选,再加上秦骁新出的题目,目的便是将参加考试的人员进行专业划分。
如此半月下来,二次遴选之后依旧还有一千七百余人。
便是秦骁也没有预料到的场景。
又折腾了半月,最终定下了三百人的名额,由秦骁与新学教师以及内阁共同出具题目进行最后的考核。
前后五十余日,各行各业之中的名次便已全部敲定。
与名次一同公布的还有任命状。
全国各地的儒家学子门生再次聚集一处。
“这秦骁当真的欺人太甚!”
此时有人已经不再称皇帝或者陛下,而是直呼秦骁名讳。
由此可见这一次的考试选拔对他们的打击之巨大。
“我堂堂一介举人,居然连二次遴选都未进入!”
“便是举人又如何,诸位可是听说了,堂堂状元郎更是连三百都未进入!”
“这秦骁,是在用此事来贬低我等吗?”
“我等苦读圣贤之书,居然连那些商贾之流,深闺女眷都不如?”
这让他们如何服气?
“走走走,咱们同去新城面见圣上,此时无论如何都要给我等一个交代!”
“诸位莫慌,今日只是放榜,待后面几日皇帝定会将他们的文章放出,届时我等再批判声讨,待到这皇帝丢尽脸面,还不是得来求我们?”
众人觉得有理,纷纷附和。
不仅仅是他们,便是天下百姓都觉得皇帝陛下如此做法太过荒谬。
让女子来管他们?
区区妇道人家,能有什么见识?
吏部无有意外,是男子担任尚书一职。
此人名唤刘刘近远,四十多岁,属李长阳一派,虽不见得出众,倒也还算中规中矩。
其所行之法与之前任尚书倒也没有太大变化,众人也能接受。
户部尚书却是一女子,名唤文慕晴,虽也是出自书香门第,却是小门小户。
年岁不大,只是三十出头。
虽然只是实习,试用三月,但这却让许多人嗤之以鼻。
莫说是女性,便是男性三十出头又有几人能够坐到如此高位?
其提出的土地革法那就更是无稽之谈。
什么按人口分地,税收不再由当地大员收取,而应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独立于衙门之外。
如此种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无怪乎皇帝陛下要设下三月试用实习,就她这样子弄法,怕是不要两月便会上下都乱了套!
第二日便是礼部尚书与兵部尚书。
礼部尚书依旧是由女子担任,名为孔念,所提制法化繁为简,本该也要被众人唾骂一番,但其似乎是圣人之后,也就如此了。
至于兵部尚书,名唤韩元,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虽是如此,可其所提之法却是骇人听闻!
兵部只司掌兵权,负责全国各地军队调动协同,器械司独立之外,由陛下亲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