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孟怀安的计划,周重盈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哦?那赶紧说说是什么计划!”
得到指令的孟怀安立马说道:“山长、蔡师,我想着既然我们建康书院这么多闲置的地方,为什么不再建一所书院呢!”
孟怀安的一番话,听得蔡伯安乃至周重盈都震惊了。
蔡伯安在心中咆哮道:“听听你在说些什么,在建康书院再建一所书院,建康书院已经容不下你这座大佛了,你要造反啊!”
看着二人的反应,孟怀安意识到自己的话有所歧义,于是立马解释道:“山长,蔡师,我的意思是再建一所专门给适龄孩童启蒙的书院。”
听到孟怀安这么说,周重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继续说。”
“学生曾了解过,虽然现在各州的书院有不少,但是大多数百姓的孩子们根本没有启蒙读书的机会,所以我想在建康书院
孟怀安的这番话,在一旁的蔡伯安听来,简直是“异想天开”。
“伯安,你怎么看?”周重盈似乎注意到了蔡伯安脸上的表情,忽然问道。
“山长大人,待先问清楚几个问题再下判断”
“可”
得到肯定答复的蔡伯安向孟怀安问道:“既然你说要让这些没有机会读书的孩童有书读,那你是打算不收费咯?”
“自然”
得到孟怀安的回答后,蔡伯安更加确信孟怀安是在痴人说梦了。
不过自从担任基金会副会长,了解基金会的工作后,蔡伯安还是对孟怀安有所改观的,于是耐心地说道:“那你可知道光这建康城里,养这些孩童一路到科考,需要多少银两,一万两银子恐怕不够吧!”
自以为抓到核心问题的蔡伯安信心满满地看着孟怀安,等着其回答。
谁料,孟怀安摸了摸头说道:“蔡师,我只是说启蒙,没有说要供他们科考啊。”
“不科考,你让他们读什么书”,蔡伯安下意识地回道。
话音刚落,蔡伯安便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可是仔细一想,这天下读书之人不都是奔着科考去的。
“蔡师,我想启蒙读书是想他们知晓忠孝礼仪,明白一些这世间的道理,仅此而已”,孟怀安淡淡地说道。
孟怀安的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蔡伯安的脑海中响起。
随即,一道声音从记忆的最深处传来,“伯安,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少年的蔡伯安自信地回答道。
看着声音的主人微微皱眉,少年的蔡伯安问道:“父亲,我回答得不对吗?”
“带你有朝一日学有所成,自然知道对与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