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民来了,要吃要住要找上工的地方吧”,蔡伯安一一列举道。
“还有,这吃什么住什么也要有分寸,若是吃的住的太好了,那么一些游手好闲的懒汉又会闻讯而来”
“若是太差了,传出去反而惹得一身骚”
……
蔡伯安将流民处置遇到的问题一条一条地讲给李东阳听。
最后感慨道:“有时候我还真的理解不了孟小子到底图些什么。”
“如此重担压在他身上,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全力支持他,不给他拖后腿”,蔡伯安似有深意的说道。
李东阳闻言,并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是眼神之中光芒闪烁,继续说道:“伯安,说到冬天,你有没有觉得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要来得早一点”。
“是啊,你没看到我这身上的棉袍都穿起来了”,蔡伯安生硬地回道。
看着蔡伯安这幅油盐不进的样子,李东阳凑近,低声说道:“冬天突然提前,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听到这话,蔡伯安神色自若地回道:“不懂就别瞎说,冬天提前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跟兆头有什么关系”。
蔡伯安说完这句话后,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得意地笑容。
李东阳一愣,没有想到蔡伯安居然能说出这种话。
随后无奈地说道:“好吧,既然你说和兆头无关,那便无关,可是这天气遽然变得寒冷,总和那些个流民有关系吧”。
“建康城外的流民有你们建康书院基金会托着,可大燕其他地方的流民呢?”
对于李东阳问的这个问题,蔡伯安也沉默了下来。
确实,无论怎么说,对于贫苦百姓来说,冬天提前了,绝不是什么好事。
沉默片刻以后,蔡伯安淡淡地说道:“李师今天推诚置腹地说这么多,不会只是闲谈吧?”
“那自然不是,你我都清楚寒冷对于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朝廷会做出什么反应,如今看的就是谁能做出一些事情”,李东阳自信地说道。
看着李东阳循循善诱地样子,蔡伯安笑了一声说道:“我只当李师转了性子,只是没想到还是我熟知的那个人,眼里只有利益。”
被蔡伯安这么说,李东阳也不恼怒,缓缓地说道:“在争取利益的同时办成一些事情又未尝不可,伯安兄,我记得你也不是如此迂腐之人。”
“我自然不是迂腐之人,可是我还是提醒你一下,你的那一套在孟小子那里行不通”,蔡伯安笑着说道。
“伯安兄,你刚刚也说了,如此重担压在他身上,此刻他最需要的便是外来的助力,而我便能充当牵针引线的角色”,李东阳自信地回道。
“可是你牵来的助力可不是无偿的”
“要干成事情,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李东阳毫不在意地说道。
“伯安兄,麻烦你带话给怀安小友,若是他有任何需要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看着李东阳自信地神色,蔡伯安回道:“自然可以,只不过我还是相信他可以靠一种你想不到的方式,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