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服用到了一定的剂量以后才会发作。
曹货郎的父辈其实当年是崔氏的家奴。
在劳作了大半辈子以后,曹父也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了,得以有了一个摆脱奴籍的机会。
而且不仅可以摆脱奴籍,还可以获得一大笔钱财。
不过机会和钱财并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曹父要答应崔氏,子子孙孙都不忘崔氏的恩情。
若是有一天见到崔氏之人拿的信物,无论如何也要完成。
对于能获得这个机会的曹父来说,这些条件实在算不得什么。
毕竟在曹父看来,若是自己不脱离奴籍,自己生下的孩子,自然也是崔氏的奴仆。
自然也要为崔氏办事。
所以曹父果断的应了下来。
签订完契约以后,曹父便带着从崔氏获得的钱财来到了建康城。
随即便安定了下来,娶妻生子。
直到晚年,曹父才将这段往事告知了曹货郎。
并且对曹货郎千叮呤,万嘱咐。
若是有朝一日碰到手持信物之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对方交代的事情。
毕竟长年为崔氏干一些见不得光活计的曹父,可是知道崔氏的手段。
所以当陌生人带来的那个包中要求曹货郎将一包无色无味的粉末倒在杂货铺之中的盐块之上时。
虽然曹货郎知道这些老主顾有极大的概率会中毒,还是不得不去做。
现在曹货郎唯一期盼的便是不要查到自己。
否则为了不泄露秘密,曹货郎也只能吞下那个包里面装的一枚毒药了。
想到被接到乡下去的妻儿。
曹货郎内心一阵烦躁。
心里暗道:“果然这世上没有白得的东西,只期望崔氏能照顾好我妻儿吧。”
对于崔氏,曹货郎的心中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想到自己的儿子以后可能也要步自己的后尘,一股怒火在心中悄悄地燃起。
建康城太守府邸内,太守张叡忙的焦头烂额。
从建康城各个片区,不断传来有人晕厥或死亡的坏消息。
这么多的情况聚集在一起,基本确定了是中毒。
只是到现在没有确定毒素的源头在哪里。
在自己的辖区内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张叡已经能想到弹劾自己的奏折会如同雪花一般的场景了。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还是不能让建康城内的百姓恐慌。
于是这段时间,张叡花精力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尽可能的封锁消息。
“只要在事态蔓延以前解决,那便还有机会”,张叡在心中如此想道。
由此,太守府的属官们都被派了出去,协助调查。
直到一条重要的线索出现。
有一户富商,除了家中长子没有事以外,其余的人均中毒了。
顺着这个线索,衙门的经验老道的捕快们很快便找到了缘由。
原来这位富户家长子这段时间很少在家吃饭。
于是源头一下缩小到了饭菜之上。
经过调查,从该富户家中取回了一罐还没有吃完的盐。
看着眼前的盐罐,张叡皱眉说道:“你们是说这盐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