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桓玄的催促,兵部不得已派人前往三吴之地催促。
然而,得到的回复却是“三吴之地也没有粮草”。
这个结果自然让兵部官员愤怒异常。
桓玄对兵部嚣张也就罢了。
这斗争失败滚出建康城的孟怀安居然也敢摆谱。
然而,兵部官员盘算半天以后,却是发现兵部还真不能奈何孟怀安丝毫。
三吴之地的权利都牢牢的掌控在刺史府手中。
兵部找不到任何由头攻堪孟怀安。
毕竟兵部要求三吴之地筹集粮草也是自作主张的行为。
若是孟怀安询问圣旨,那么兵部也拿不出来。
最后没法子,兵部只能向户部申请了一笔银子,在市场上高价购买粮草。
本以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筹措到足够的粮草,谁料几天以后,兵部就得知粮草居然凑齐了。
兵部的官员个个都在纳闷为何市面上突然多处这么多的粮食。
“莫不是加了钱的原因”,兵部官员在心里想道。
总之桓玄交办的任务完成了。
这个时候兵部只要将粮草拨付出去,那么桓玄便再没有理由不出兵。
兵部不愿意在这件事上给桓玄抓住把柄。
果然不出兵部所料,放得知粮草已经凑齐以后,桓玄便带着亲卫开拔。
桓玄要先去荆州和西兵汇合,随即再等待西府兵商量好时间后,进攻江州。
对于桓玄来说,庾亮实在是不足为惧。
桓玄要靠着这次剿灭庾亮积攒足够的功劳。
顺便积攒自己的声望。
至少在桓玄心里是没有将庾亮当做对手。
在桓玄看来,庾亮只是自己的踏脚石。
而且是一块没有任何威胁的踏脚石。
桓玄甚至想过,这次江州平叛是不是考虑把握一个尺度。
不能将庾亮完全剿灭。
否则没有了庾亮的威胁,朝廷对自己的倚重将会小很多。
养寇自重这个道理桓玄天生便懂得。
本来桓玄应该是志得意满的。
然而,桓玄终究还是被一件事给气到了。
出了城以后才得知,自己吃的粮食居然是从三吴之地送来的。
之所以察觉就是因为在饭食里面看到红薯。
而且是晒干的红薯。
这些脱水以后的红薯干味道带着一点点甜,适合行军携带。
桓玄因为这个原因便多嘴问了一句,随即便得知这是红薯干。
至于为什么三吴之地的红薯干会出现在军粮里。
自然不是三吴之地无私贡献的。
而是兵部出了高价从市场买回来的。
在买回来以前兵部也不知道。
直到买完以后,收到三吴之地送来的赠品红薯干以后,兵部才知道这世面上的粮食居然都是三吴之地出售的。
这可把兵部的官员气的不轻。
毕竟兵部刚刚派人前去催促粮草,得到的回复是没有。
谁料兵部花钱买以后,三吴之地又冒出这么多的粮食来。
然而即使是这样,兵部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因为这些每一笔粮食交易都是商号交易的。
而商号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农户手中收上来的。
这些账册兵部都是见过的。
这只能证明,三吴之地如今在孟怀安的治理下,变得更为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