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嗓门大的士兵在前面,每过一段路就喊道:“大家快来看看,这就是朝廷派来的奸臣桓玄,纵容士兵劫掠,让你们失去家园的就是这个人”。
如此朴实的话,一时间吸引了舟城百姓的注意。
纷纷带着各种烂菜叶子扔向桓玄。
更让桓玄不能够接受的是,这个嗓门大的士兵在污蔑完自己以后,开始介绍起了自己的生平。
高门显贵的身份,再和做的这等事情一对比。
一下激起了百姓的愤怒。
桓玄想要为自己辩解。
无奈声音太小,直到嗓子喊哑了。
也没有人听见。
在城头之上,和桓玄截然相反。
获胜归来的庾亮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特别是得知城外安排了精兵埋伏,先皇后庾氏一阵后怕。
若是当初真的相信了桓玄的话,那么自己等人恐怕就是阶下囚了。
到时候的下场,恐怕无比凄惨。
好在如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自己等人手中。
西军的士兵们奔跑一阵,发现没有追兵以后,便停了下来。
等到失去了追兵的威胁,西军的将领们才意识到自己这等行为属于临阵脱逃。
特别是主帅还被对方给俘虏了。
西军的将领们在担惊受怕之下,决定将这一切的罪名都安插在没有到场的桓玄身上。
毕竟当初也是桓玄制定的这个计划,才导致众人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确实也是因为桓玄要源源不断的向荆州输送人口,才导致江州的百姓不断的投靠庾亮。
西军的将领们一合计,随即便决定共同上奏疏。
西军将领们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朝廷如实禀告了。
只不过在一些小的细节方面进行了放大。
比如说前期西军的将门们奋勇杀敌,已经重新夺回了小半江州领地。
可是因为大司马桓玄执意要坚壁清野将江州百姓迁移到荆州,占用了大量的兵力。
虽然当初这件事情是西军的将领们自告奋勇帮桓玄做的。
总之,矛头指向了桓玄。
正是因为要满足桓玄的一己私欲,这才导致西军兵力不足。
正是因为兵力不足,才会导致舟城久攻不下。
久攻不下之后,诸将又听从了桓玄诈降的计策。
西军的将领们还特地将桓玄诈降的密信誊抄了一份放在奏疏之中。
若是这次诈降成功了,自然没有人会在意这密信之中的内容。
可偏偏是诈降失败。
那么这封密信之中很多的说法就有一些先斩后奏的意思了。
桓玄作为一个臣子,怎么能够代替圣上对一个叛逆诸侯王进行承诺
而且还是承诺将一块领地分封给燕王。
这可是圣上才有的权利。
光是这一条,西军将领们便相信,桓玄肯定会遭到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