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谋士有一部分是世家大族子弟。
还有一些纯粹是桓玄从平民子弟之中挑选出来的。
这是桓玄从庾亮那儿回来以后最大的改变。
在以前,桓玄对于这些平民子弟,绝对是不屑一顾。
然而经过了牢狱的经历以后。
桓玄也看开了。
毕竟有些事情由不得自己。
平民之中确实有一些有才干之人。
况且这这平民子弟里面还有一部分都是孟怀安培养的。
虽然和孟怀安只有间接的关系,但是桓玄觉得自己若是能够将这些人收为己用。
那么自己就是挖墙脚了,而且挖的是孟怀安的。
这就让桓玄非常的能够接受。
用了这些平民子弟以后,桓玄明显的感觉到了。
自己身边人活络咯起来。
这些平民子弟愿意为自己出谋划策。
而且桓玄给了这些平民子弟一个不足为道的机会。
这些平民子弟就能够非常尽心尽责的为桓玄考虑。
比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从来都想着自己的家族要好的多。
于是在听到桓玄的话以后,有一人率先说道:“主公,如今主公真是缺乏一场大战来稳固威望的时候,不若主公借着这次的机会,自己出海?”
听到这个回答,桓玄有些意动,不过随即还是摇了摇头。
这次桓玄派了不少的细作跟着孟怀安的北府军出海。
这些细作虽然只是在北府军内,负责一些后勤之类的小事。
可是也能够收集到不少的信息。
特别是北府军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海港。
这些后勤人员反而有机会到采国各地。
这些后勤人员里面的细作,自然给桓玄收集了不少的消息。
也让桓玄知道了出海大战的不易。
桓玄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出海大战给自己再积聚一些威望的。
可是桓玄没有船。
桓玄知道自己没有船,现在造和买都迟了。
只能仰人鼻息。
特别是孟怀安。
这是让桓玄不能够忍受的。
更何况。
孟怀安也不会帮助自己。
于是桓玄摇了摇头说道:“单独出海如今时机还不成熟。”
谋士们都知道所谓的不成熟的意思,其实就是实力不足。
于是又有谋士站出来说道:“主公,不若借着这个机会将这江东之地,来个天翻地覆。”
听到谋士这么说,桓玄诧异的说道:“天翻地覆?”
显然桓玄没有想过此事。
谋士缓缓说道:“主公,您也看到了,有时候就是在混乱的时候,才有崛起的可能,虽然主公您如今占据荆州之地,谋划夺江州,可是毕竟这些还需要徐徐图之。”
但是若是整个江东乱了的话,那么到时候主公的机会就来了。
桓玄明白了这个谋士的意思,意思就是让桓玄借着这个机会,来一次和庾亮一般的动作。
桓玄迟疑的说道:“如今北方胡人不断的在屯集兵力,这个时候乱了,那么到时候恐怕……”
桓玄虽然有野心,但是对于北方胡人还是有一些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