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番坦诚,显然让谢皇后有些意外。
但是更让谢皇后意外的,还是晋王开口说出的那个消息。
“你要去南边整顿军务?!”
这个消息,是谢皇后完全没有想到的发展。
按照皇帝一直以来的安排,都是想要晋王去北境驻扎的。
怎么现在突然就改了安排,让晋王去南边了呢?!
“儿臣方才去向父皇回禀北境那边的军务,听父皇提到了南边的事情。
最近一直有奏报过来,说是南边边境上有几个部落最近起了纷争,不是很太平。父皇希望有人能够过去整顿一番,不至于让南边乱起来。
儿臣想着最近京中也没有什么大事,就主动开口毛遂自荐了。”
晋王倒也没有隐瞒,很干脆的就将他回去南边的前因后果对谢皇后交了个底。
他这不说还好,一说谢皇后整个人就更不解了:“你,你不是应该去北境整顿军务的吗?
怎么想着去南边了?
南边对你来说,可是人生地不熟,从来不曾接触过的!”
震惊之余谢皇后更多的还是担心。
南边的防务一直都是由镇南侯一族镇守,这么多年来一直也算是平安无事。
只是五年前,镇南侯突发重病离世,世子如今年幼继位,南边的军务便多少有些镇不住了。
这也是这两年南边事故频发的原因。
所以在这当口,皇帝会想着选人去南边,也在情理之中。
“北境有外祖父和舅舅们镇守,铁桶一般平安无事,儿臣过去与否都不重要。反倒是南境那边,若是不过去人处理,怕是真的会出大事。
原本父皇是想着让三皇兄过去一趟的。
只是母后您也知道,有之前西边军务的前车之鉴,朝堂上自然是反对之声一片;再加上南边多丛林山地,瘴毒密布,实在是太过危险。
父皇又怎么可能会舍得让三皇兄过去涉险?”
晋王倒是十分坦诚的又将现在的情况对谢皇后分析了一遍,语气里多少还是带上了几分无奈。
听着晋王如此说,谢皇后多少也有几分同病相怜的动容。
皇帝的心里从来就只有那母子三人,这宫里其他的人,在他眼里无论是谁也都不过是可以拿来为这天下牺牲的棋子罢了。
“你父皇也同意?”
谢皇后的语气放软了几分,却也自然而然的就透出了几分关心之意。
不管她与晋王这对所谓的母子之间关系如何,在外人眼中她们就已经是撕扯不开的同一阵营。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晋王此次举动,皇帝的态度如何就显得十分重要。
“父皇同意了。”
晋王笑了笑,回答得十分平静:“他甚至还很高兴,只觉得这个麻烦终于得到了解决,高兴得很。”
至于他去了南边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遇到危险,那都不重要!
他根本就不担心。
“你什么时候出发?”
谢皇后之前也是随着父兄上过战场的,虽然没有去过南境,但也知道这样的行程,前期的准备尤为的重要。
几乎是下意识的,她便已经开始考虑,晋王这一趟出发要准备什么东西了。
“等外祖母寿辰一过就出发。”
晋王回答的很快,没有半点儿犹豫:“最迟也就下月初吧。”
“这时间也太赶了,南边人生地不熟的,你一个人这样仓促的过去,安危上如何能够保证?”
谢皇后叹了口气,有些头疼的抬手揉了揉眉心,考虑了好一会儿才道:“你一会儿出宫之后,去一趟镇国公府,将你要去南边整顿军务的事情,与你外祖母说一声。
本宫记得,镇国公府上有几个老供奉,之前是去过南境的。
正好,你可以去了解了解相关的事情,然后也好让他们帮你准备准备行囊。
南境不比北境,那边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特别是解毒一类的药丸要多准备。”
谢皇后说到这里,语气顿了顿,想了想又继续道:“时间不多了,你也就不要在本宫这里耽搁了,还是快些出去准备吧!”
谢皇后一边催促晋王赶紧出宫去抓紧时间准备,一边心里已经在考虑,一会儿是不是再递个消息去镇国公府。
毕竟依着晋王的性子和脾气,他未必会为了这件事情主动去镇国公府寻求帮助。
“谢母后,等一会儿出宫之后,我就去拜见外祖母。”
但是让谢皇后有些没想到的是,晋王一改之前遇事从来都是自己扛的习惯,直接顺畅的就接受了她的提议。
而让谢皇后更有些没料到的是,晋王竟然接下来又给她直接放了个大招。
“准备行囊的事情还能再放一放,眼下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可能需要母后与表妹提前做准备。”
“什么事?”
谢皇后有些疑惑的看着晋王,这孩子从一开始接触阿芜就十分排斥表哥表妹的称呼,之前每次见到阿芜都是六姑娘六姑娘的称呼,疏离的很!
今天怎么突然一口一个表妹叫得这么亲近?
他……
到底想干什么?!
心里禁不住警铃大作的谢皇后已经开始疯狂脑补晋王会这么做的缘由了。
该不会是,阿芜将他缠烦了,他现在终于无法忍受所以打算以退为进的对她不利吧?!
“儿臣刚刚奏请了父皇,为表妹请封郡主,父皇同意了,大概一会儿圣旨就该送到了。”
晋王不动声色的侧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双眼放空明显处于发呆状态的苏云芜,一开口直接就将上首坐着的谢皇后给整破防了。
“你说什么?请封郡主?!”
大约是因为太过震惊,谢皇后的这声惊呼都直接破了音,她再看向底下端坐着的晋王就仿佛是见了鬼一般。
晋王,给阿芜请封郡主位……
这和黄鼠狼给鸡拜年,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