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5.最后一战(2/2)

“在我看来,摒弃对弱者的怜惜,单讲道理,李广的死与卫青根本没有关系。双方的恩怨起源就有问题,将李敢之死作为霍去病的罪名委实不公平。李敢的悲剧其一是李广临终遗言推卸责任,其二应该是做了别人的过河卒子,即被利用做了对付霍去病的刀。”

“再回到李广负责侧翼包抄失道这件事,其中过程也体现了李广对军纪的疏忽,他自己带兵不在乎纪律,面对大将军也不把军令当回事。”

“有道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天职,李广要是不满卫青的安排,可以事后找皇帝告状或者申诉,但当场发作,在阵前显然是不合适的行为。然后不打招呼,不带向导就走人,更不是一个称职的将军会做的事情。”

“可见李广难封,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他本身的性格弱点也未尝不是原因,且还是最重要的原因。《史记》记载的原话是‘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将自己无法封侯归结为卫青让他分兵包抄导致迷路,是天不庇佑。迷路这事是卫青和老天爷错,我没错!”

“然从他畏罪自杀看,他心里很清楚,迷路自己才是主要责任。都说汉武帝刻薄寡恩,但他对武将却素来很宽容。对战不利可以金赎,且不会一次失利就不给机会。这次打败了,下次戴罪立功,打赢了一样可以封侯。”

“赵食其与李广一道,两人官职相似,又是一起迷路。事后,卫青要向汉武帝汇报,对两人询问经过流程也是一样。问话前,卫青还特意让人送了干粮酒食安抚,再询问经过,并没有问罪之意,就是正常的询问经过好写战报送交汉武帝。”

“赵食其就没觉得自己被羞辱,晓得这是自己的错,也没有狡辩。回去老老实实交了金子赎罪,这事就过去了。而李广先是不回答,等卫青再派人追问,然后选择了自杀。他不是交不起赎金,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让汉武帝失望太多次了,这次未必能金赎。”

“至于李广将迷路归罪为卫青派他分兵包抄,那么谁规定前锋一定要给你李广当?难道走侧翼包抄,就没有立功的机会吗?机会其实一直都在,而李广自己没有抓住。若李广没有不打招呼就离开,做好准备带好向导按照计划完成合围,那么这一战,伊稚斜可能就逃不掉了。”

“可惜并没有如果,因李广和赵食其迷途,汉军没有占据足够优势完成包抄计划。两军交战时,恰逢黄昏日暮西山,加上刚好刮起大风,沙石遮蔽天日,能见度极低。汉军和匈奴人厮杀的昏天暗地,根本无法清楚的侦查敌情。”

“伊稚斜见势不妙,趁着天色昏暗和飞沙掩护,乘坐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带着数百健卒撕开一道口子逃走。”

“嘿~这不由让人想到了宋太宗赵光义亲征,人菜瘾大,外行指导内行,坑死了无数大宋将士,然后屁股中箭,丢下将士们乘坐驴车漂移逃命,就此混了个高粱河驴车战□□号。这些首领逃命是都有志一同舍弃马,难道骡车和驴车比马跑的快?”

“再说卫青这边,飞沙走石之中厮杀正起劲,自己人都看不清,千军万马中哪里晓得伊稚斜坐着骡车逃命去了。伊稚斜逃走很久,才有左校尉从捕到匈奴俘虏口中才得到这个消息。卫青于是派轻骑连夜追击,自己带着主力紧随其后。”

“奈何伊稚斜的骡车漂移技术比高粱河驴车战神更胜一筹,汉军追到天亮,一夜跑了两百多里,就是没追上。”

“哈哈哈~”虽然伊稚斜跑了,但听着讲解,想象一下匈奴单于狼狈逃窜的模样,刘邦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刘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讲解太生动,以至于对伊稚斜跑掉这件事,他都没有太生气。当然更因为刘彻觉得只要这次他部署更严密,定能将伊稚斜留下。他要伊稚斜和那大唐的突厥舞王一样来长安给他跳舞,嗯~去高祖陵前跳!

“虽没追到伊稚斜,但卫青却找到了窴颜山的赵信城。赵信城听名字就能猜到和赵信有关了,这是赵信降匈奴后学汉人筑城,广积粮。汉军在这里得到了匈奴人积蓄的粮食,卫青让人搬出粮食,分发全军,搬不走的一把火烧了后才回师。”

“大将军是真懂坚壁清野的,伊稚斜没死,但这次被甥舅二人一套组合拳下来,也是脱了一层皮。此战,卫青所部总计斩俘一万九千余人。因为伊稚斜逃走了,卫青这边并没有得到什么太大的赏赐。”

“漠北之战后,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大汉领土迅速扩张,而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越发畅通无阻。不过汉朝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出征的十四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汉军战死,以及大军运转抛费就更是耗费巨大了。”

“相较于这些损失,更可怕的一件事是,这是大汉双璧的最后一战。”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