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五章 钱的问题(2/2)

其实叶李估计实际数量还在四十万贯之下。

由于铜矿枯竭,开采技术落后,贪污腐败,等种种问题。

南宋铸造铜钱是亏钱的。

甚至有司禀报,十七钱成本,才能造一钱。

至于,到底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虞醒在云南铸造铜钱,大发利市。铜钱的制造成本压低到几分之一。

钱息几乎是虞醒的财政支柱。

南宋铸钱,越铸造就越亏本。自然越铸造就越少。

于是行交子,废铜钱的大趋势。即便绍兴三十年前后,也就是南宋铸钱最多时候,才定额五十万贯。

与北宋动辄五六百万贯的铸造量,根本没有办法比。

对于这些内情,云南朝廷中其实有些人知道。但是少府中的人却不知道。

李裕孙到底年轻,南宋户部的事情,他怎么知道。而且,反正都铸造铜钱而已。对于铸造那一个年号的钱,这个小问题,李裕孙本身就未必在意。更不要说虞醒。

这点小事,都要虞醒来管的话。

虞醒不要忙别的事情了。

总之,就出现如此诡异的问题。

北宋年间有些一年铸造数百万贯的铜钱,一个年号最少铸造了几千万贯。一时间还看不出来,而咸淳年间,也就是宋度宗年间,咸淳九年,襄阳就失陷了。这就是为什么叶李说,咸淳八年之后,不再铸造铜钱了。

这件事情,叶李记得清清楚楚。

决计不可能弄错的。

阿合马没有回到叶李的问题,而是拿出来十几个铜钱,从北宋南宋铜钱都有。

“你看看,有什么不对?”

叶李拿过来一看,立即皱眉。他将铜钱分成两拨,一拨是南宋的一拨是北宋的。

“不对,都不对。”

“不对在地方?”

“没有一个地方是对的。”叶李说道:“朝廷南渡之前,天下铜监有十几个之多。各铜监虽然用得一样的钱范,但是因为地理,矿脉的不一,铜钱的成色是有变化的。有些发青,有些发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南渡之后,陆续裁撤,只剩下永宁监,但永宁监的钱,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些-----”叶李说道:“这些决计不是永宁监的。”

“永宁监的成色,没有这么好。”

“更何况,大人您看,这些铜钱------”叶李将铜钱摆在一起,说道:“除却字不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历代钱范,其实也是有细微的不同。”

“特别是南渡前后”

“-----这些全部是假的。”

“只是-----”叶李迷惑掂量着手中的铜钱,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手一摸,这钱里有几成铜,就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这成色也太足了。造假,也不是这样造的?”

一般人造假币,就是为了以次充好,减少铜钱里铜的含量,从而赚钱差价。

而南宋铸钱含铜量一直在下降,这本身就是南宋国力衰微的表现。而这些铜钱成色,比北宋钱都好。单单以铸钱来论,是亏本的。

这就让叶李头脑嗡嗡的,不明就里。

谁做亏本买卖?

“我知道了。”阿合马冷冷的说道。

这年头很多事情,都是有滞后性的。而经济上更是如此。阿合马盘账的时候,敏锐的发现了不正常。此刻,叶李已经验证了阿合马的判断,叶李对他来说已经没有用了。

一抬手,让人请出去了。

叶李走后,

阿合马跌坐在椅子上,看着桌子上铜钱反光。只觉得不是铜钱,而是刀光,砍向他的脑袋的刀光。

“虞醒,虞贼。”

阿合马很清楚,天下间能造这么多钱,有动机造这么多钱的人,只有虞醒。

云南有铜矿,元朝早就知道了。

而私下铸钱,弄几万贯,就瞒不住了。

能造出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铜钱,一定是一方势力所为。

还能有谁?

中统钞已经处于超发状态了。阿合马用尽手段,多次禁用铜钱。这才堪堪维持不崩盘。而今大量铜钱涌入,不要说别人了,就是阿合马自己都忍不住收铜钱,放出中统钞。

明眼人都看出来,朝廷征战不断,这中统钞的未来堪忧。

铜钱取代中统钞的储藏地位,大量中统钞流入市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阿合马这个老手,岂能不知道?

阿合马只觉得自己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不,我决计不能坐以待毙。”阿合马振作精神。努力想办法。

但是,怎么办啊?

阿合马双眼都是血丝,充满了疯狂。但是却想不出办法。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