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二章 两陈对决(2/2)

亡国之痛,深入骨髓。局面无法挽回,但是并不代表在陈国峻心中,这一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甚至陈国峻都有一种自暴自弃的轻身心态。此刻冲锋在最前。也是秉承这种想法,大丈夫当死沙场。

而陈庆余却不这一样。

不是陈庆余不聪明。

真要说聪明,陈庆余未必比陈国峻差。陈国峻的位高权重,是天生的。他天生是皇家贵胄。但是陈庆余却是一步步爬上来,成为朝廷重臣的。在这上面,陈国峻未必比得上他。

但是陈庆余就是太聪明了。

打仗有时候,需要一根筋一点。

陈国峻笃定陈庆余此刻所要考虑的东西,要比他多太多了。

陈国峻的判断一点也没有错。

此刻外面杀声震天。

“兴道公,纵马刺杀李将军。第二阵也溃了。”

“陈国峻坠马了。”

“兴道公又上马了。”

“大王,前线已经顶不住了,请大王速派援军。”

陈庆余脸色阴沉,心中思绪万千。

“鞑子真要走了吗?”

不同人对不同的事情判断是不一样的。天下能见微知著者少,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多。

陈庆余自己也不确定,一场败仗,鞑子就真没有希望了。

但是,他懂陈国峻。陈国峻如此拼杀在前,将自己当做一员冲阵之将来用。这不是陈国峻的风格。想来陈国峻一定有什么判断。

这个判断,就是鞑子要败。

随即,陈庆余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陈国峻,故弄玄虚,能示之能,不能示之能的手段。”

“但是鞑子后方真有些不妙啊。”

陈庆余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鞑子内部一些蛛丝马迹,是瞒不过他的。

最大的痕迹,就是元朝水师已经从安南南部绝迹了。大部分船只集中在了红河流域。

这很不正常。

陈庆余很清楚,元朝水师数量极为庞大,各种战船,乃至可以临时征用的商船,数量最少在千艘以上。至于几千艘就不知道了。毕竟元朝不仅仅是陆上霸主,同样在海上经营上下了很大功夫。

这么多船,分到福成江面上几十艘大船,对这一场战事影响就是决定性的。最少陈庆余在对付陈国峻的时候,有更多的主动权。

但,几十艘都没有。

这让陈庆余不得不揣测鞑子在准备做什么事情。比如撤军。

这个结论,让陈庆余不敢相信,不愿意相信。

毕竟,如果鞑子走了。他陈某人怎么办?

他如果不跟着走。他留下来会有什么下场?陈国峻会生吃了他。

不,生吃决计是难解陈国峻心头之恨的。定然会有其他死法。

但是跟随鞑子走了。就有好下场吗?

陈庆余不会这么天真。

鞑子是非常现实的。

你有实力,他给予尊重,给予待遇,封王,封土,不在话下。但是,如果你没有实力,偏偏有很多财富,那就等着被无数人生吞活剥。

所以,陈庆余想来想去,他只有一条生路。

那就是保全实力。

也就是抓住他麾下的几万大军在。

要走,也要带着大军走。几万大军在鞑子内部,也算是一个小军头了。不说荣华富贵,但是生命安全还是能保证的。

他权衡利弊之后,面对今日之战,也就有了抉择。

打什么打?

陈国峻愿意拼命,是他的事情。

他陈庆余不愿意。

而且,陈庆余很清楚他麾下这些人与安南陈朝的关系。如果不是陈国峻在清化的狠绝的态度,很多人都投陈国峻了。现在陈国峻冲阵在前,所向披靡,陈庆余固然相信,这是陈国峻的能力,毕竟是安南第一名将。

但也担心另外一件事情,是不是

一想到这里,陈庆余更是急不可耐了。下令道:“撤退,放弃福成江大营。”

陈庆余不顾前线奋战的将士,带着本部人马先走一步。陈国峻人少,鏖战之余,也难以追击了。稍稍安全之后,陈庆余更是派人上报阿术,请阿术派援军,最少派数千蒙古精骑督战。

这其实是对阿术的态度试探。

看看阿术是什么想法。

更是找来自己的亲信,说道:“我记得当初,与云南做私盐生意,是你负责的?”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