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三章 甜头(2/2)

笑话。

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如此薄弱,让这么多甘蔗在路上跑,运费都超过糖价了。

只有加工成为粗糖之后,才有运输的价值。

“此言当真?”有土司忍不住问道。

一亩地能收四十贯。千亩就是四万贯。

这个数目一点都不小了。

很多土司的财政,一年也不过数千贯而已。

虞醒很多经济政策并没有直接打击土司,仅仅波及到,就让土司受不了,出现造反的情况。就说明了土司在经济上的薄弱。

这也很正常。

土司之所以是土司。就是因为未开发,或者山高路远,直接统治不具备经济性,朝廷直接统治,要往里面赔钱。

而云南很多土司所在地,在后世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他们有钱才怪。

这些土司即便再穷,一千亩土地还是有的。现在一千亩的甘蔗田,就超过了他们原本财政收入。

一时间,这些土司眼睛都红了。

不过,很快就有人注意到这些机器。

这机器与铁锅也是需要钱的。

“殿下,这机器需要多少钱?”

虞醒说道:“这个少府定价,我不会多管。不过,诸位都是有功之臣,去年与鞑子会战,朝廷很多事情,做得有些过分,不过大家也要体谅朝廷,那也是不得已。”

“而今算是孤给诸位赔罪。只要诸位想要卖,少府贷款。有多少贷多少,来年卖糖,赚钱再还也就行了。”

银行从来是有钱的。

就不说各方面的货款,都要从银行走账,实在没有钱。银行可以找虞醒,让少府再铸造一批钱出来。

虞醒最担心就是铜钱太多,影响币值。

其实虞醒只要想,铜钱随即可以有。

不过,要与经济发展想匹配。

对于糖业进行产业扶持,即便多铸造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不过,是到不了这一步的。

单单银行与少府之间的关系,这种贷款就等于在银行走一下账目而已。银行稳赚不赔。

“多谢殿下。”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将话说到前面。”虞醒说道:“公司制度,你们也都听说了吗?”

有些人没有听说过。

这很正常。现代有很多人不关注时政。这些土司很多从偏远地方来的,对朝廷政策其实也不是太关注的。不过,虞醒现在一说,

“糖业必须以公司的形式经营,不管是在银行开户贷款,还是少府收购糖。都必须以公司的名义进行。”

“这一点,你们要清楚。”

“今年公司免税,但是来年,就是要收税的。至于收多少,大家放心,乔知府会与大家商议的。”

乔坚一直站在虞醒身后,此刻出来,与众人打了一个招呼。

虽然说很多土司都在偏远的地方。但是他们必须来昆明卖糖。当然了,不妨碍他们在

毕竟粗糖也是糖。

只是虞醒的经济政策,就是抓大放小。在谋求抓大蛋糕中,财政收入也增长。而不是相反。

甚至虞醒也明白,他这种政策,很容易造成这些土司不直接从事种植园,而是直接收购

在其他领域也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也没有办法。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朝廷能够直接管理的公司数目是有限的。

毕竟朝廷会计人员是相当有限的。

不要说几万家,就是几千家,就能将朝廷税务部门给干趴下。

虞醒推行公司制度,本质上是为了收税。朝廷收税能力与公司数量直接挂钩。现在平头百姓办一公司是非常难的。就不说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多少资产,何人担保等等。

就算都符合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办?

毕竟,公司是一个新事物,虞醒将这一件事情交给乔坚去办。

很多章程,流程。乔坚还在摸索之中。都没有一定之规,情都办不下来。

会议开到这里,也没有虞醒什么事情了。

虞醒散会之后,一群人围住了乔坚。

乔坚带来很多吏员,也将银行的人。一并请过来,现场订货,现场办理。

其实很多人还心存疑虑,但是看别人都办了。也都纷纷办。

人都有从众心理。

于是,云南第一批公司就这样产生了。

刀钶是其中定货最多的。一口气从银行贷款五万贯,买了数百台机器,还有数千口铁锅。毕竟在整个云南范围之内,最适合种植甘蔗的地区,不是别的地方,就是滇南地区。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