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以粗大的黑体字做文案核心内容:
这是他为文章点评中最后一句话。
一一四四一八零二一五
方明华仿佛看到他写完这本小说嘴角泛起的笑意
就拿这篇《1986年》告别1986年吧。
看着大家有点惊讶的目光,方明华笑着继续说道:
额的神呐,半个版面,那要花多少钱?
“这个,方主编,我们已经实施,我们准备在11、12月两期《延河》上,专门在尾页用一个版面号召读者继续征订明年的《延河》。”赵慕春解释道。
简单!粗暴,好!
开完会后,方明华就上楼敲开黄社长的办公室,说了自己的如何扩大订阅办法。
当然,《延河》杂志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党报党刊征订工作是省市县各级以红头文件形式下达给各個行政企事业单位,那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所以这些报刊杂志根本不愁没人订阅。
从内容看属于伤痕文学范畴,但余桦采用一种冷静、淡定、客观的外视角讲述着这个故事。
“现在是咱们杂志处于扩张期,扩大销量要放在第一位!要吸引更多的人看到,再有优秀的内容保证,这样就能增加读者的粘性,做到良性循环。”
“对!就在发行量最大的《人民日报》!买下半个版面!”方明华手一挥,颇有气势。
在《人民日报》上做杂志征订广告,这可是国内杂志破天荒的第一次,效果果然很明显,征订邮件连同汇款单如雪花片向杂志社飞来,忙坏了财务科和办公室那帮人。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历史教师在那个特殊年代,被一群学生带走,他再次出现在镇上,已变成一个疯子,最后死于自己对自己所施行的刑罚,时间定格在1986年。
开辟了“主编推荐”、“大神约”等栏目,使整个杂志焕然一新,欢迎广大读者朋友订阅
嗯
不错。
卧槽!
方明华想了想,又在广告词里补充了句:“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就作为《延河》杂志对外宣传口号吧,最起码能管到九十年代中期。
对于在《人民日报》上做广告的事,黄社长虽然感到有点心疼花钱,但还是答应了。
旱涝保丰收啊。
用具有诗意且细腻的文字却写着一个残酷的血淋淋的故事,看的方明华身上有些发冷,从窗户里照射进来的阳光仿佛没有刚才温暖。
想想,全省多少个企事业行政单位?!
大家顿时喜形于色。
不过这次相当顺利。
“第一,争取将《延河》列入党报党刊征订的推荐杂志。”
“是有点困难,但未必不能达到。”方明华表现的很轻松:“这样吧,我们多管齐下。”
不过过于直白,文学嘛,得有点含蓄点东西。
方明华在上面签署“同意刊印”四个字和自己的签名。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敲门声,进来的是负责诗歌散文组的副主编赵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