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九二章 推进(1/2)

正月初十,一场重要的会议在淮阴召开。参加人员皆为徐州军政要员,地方郡县主官。当然,除了行动不便以及路途遥远的北徐州和青州主官,他们派出了年轻官员代表主官前来旁听。

此次会议上,李徽对上上下下提出了今年迫在眉睫的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便是东府军全面扩军,增强兵力之事。

东府军如今兵马在册五万三千人。之前,地方只有南徐州三郡之地,所御人口不过百万人,固然是绰绰有余。

如今李徽所辖十一郡之地,人口近三百万,地方南北跨越千里,靠着五万多的东府军是万万不足的。虽然说,地方郡兵和团练体系也有数万准军事兵力可用,但毕竟非正规兵马,其训练装备的水平,待遇和积极性都不足,那是绝对不够用的。

其实,李徽一直都有扩充兵马的打算,但是迟迟未能大规模的行动起来,便是因为这件事本身需要一些斟酌。

倒不是李徽抱守兵贵精不贵多的原则,而是,扩军养兵是一件靡费极大的事情。想当初东府军只有两万兵马,李徽都不得不四处想办法筹粮筹款。养一支庞大的军队,那是巨大的消耗和负担。

就拿北府军而言,谢安可是动用资源,采取先军政策,动用全大晋的资源力量才花了几年时间从无到有打造出了北府军这支精锐。当时建立之初,也不过八万余人。可见靡费之大,养兵之艰。

徐州如今实行的是职业军队的募兵制度,将士们是全职为兵,全靠供养。为了支撑募兵制度,又给予了待遇上地位上的提高,各种优惠的政策倾斜。所以,扩军所需要的钱粮物资的消耗会更大。

但是即便如此,扩充东府军兵马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得不为之事。

如今天下大乱,特别是北徐州和青州四郡,面临关东混战的局面。所以东府军的主力近四万人不得不驻守于北方,以防有变。这是必须的,没有任何疑问的。

但如此以来,南方的东府军便只有一万多人。徐州中心的淮阴,其实只有五千驻军,剩下的分散到要冲之地,临海郡的瓜州渡口,邗沟沿岸的重要码头和寨堡,会同地方郡兵和团练进行有限的协防。

若是以前,李徽自然不必太担心南方兵力空虚的问题,因为敌人在北边,危险在北边,南方内陆只维持治安和基本防务便可。

现在不同了。朝廷局势剧变,一切都变得不确定起来。谢安在朝中,起码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便是他不会用激烈的手段来对付自己。但司马道子掌权,则一切充满未知,不得不做好万全的准备。

鉴于此,李徽决定将东府军扩军至八万,以获得更加充裕的兵力可用。这也是徐州目前能够承受的兵力的极限。

私下里,李徽和荀康等人做过测算,以徐州目前的财政钱粮的收支状况和盈余,自然可以多扩充一些兵马。慢说八万,十几万兵也是养得起的。但是,李徽知道,穷兵黩武是没有好下场的,军队的作用是能够保护徐州的发展为要,在防守态势之下,确保徐州各项事务的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军队固然重要,但是民生、政务、社会面上的各项事务同样重要。路桥水利、基本设施、教育福利、行政事务都需要同步推进。这样的话,会在整体上形成合力,助力整个徐州各方面的发展。

八万东府军在目前看来,辅以不断改进的火器兵器,自保当无问题。

第二件事,便是全面推进青州四郡和北徐州的开发和民生的恢复问题。

北徐州和青州已经归于麾下近一年了。关东大乱之初,大量流民蜂拥南下,他们选择最多的是南徐州之地。以至于目前淮阴郡临海郡等地百姓人数剧增,经过几年的开发,荒地山岭已经大量被开垦开发,土地和人口比例已经趋近于饱和。而北徐州和青州之地的人口增加的却不多。特别是青州四郡,偏僻遥远,地广人稀。东莱半岛区域巨大,一郡之地堪比南方数郡,但人口却只有不到三十万。这显然是暴殄天物之举。

李徽在会上提出了移民开发的要求,具体便是以极为优惠的政策,吸引百姓前往北方各郡落户开发,大面积的扩充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的生产。

具体的优惠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需要加大,免土地赋税徭役,提供耕牛农具,协助修缮农田水利等等,都需要进行研究。李徽要求相关衙署拿出具体方案来,开春之前便要做好移民宣传工作,起码要在北方农时来到之前便要有有成效。

第三件事,便是扎实推进几项大工程的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