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7章 (18)(1/1)

中国比较文学年会在辽宁大连举行 探讨跨文化视阈下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中新网大连8月17日电 (记者 杨毅)第十四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17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葡萄牙、巴西等10个国家近200所高校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本届年会主题是“新文科建设与跨文化视阈中的比较文学”,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大连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年会深入探讨跨文化视阈下的中外文学与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与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建构,为推动比较文学学科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下,如何推动文科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融合创新,如何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根脉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是比较文学研究意义所在。面向新时代,比较文学的研究要让世界聆听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实现多元文明互学互鉴。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Lucia boldrini发表视频贺词,她感谢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参与和贡献,并邀请中国学者参加将于2025年7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比较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本届年会设有20个分议题,专门开设“名师面对面”青年论坛和“中国科幻的出海与还乡”“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两个特别论坛。

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指出,作为人文学科的一支重要力量,比较文学学者通过中外人文交流来实现一种“人文外交”,可为中国人文学术真正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叶舒宪建议,比较文学不仅要在中国学研究中掌握应有的话语权并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就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中国学者的议题和方案。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主席张隆溪认为,不同的文学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必须要对各方的文学和文化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在理论上发掘有可比较的问题,如一个概念或主题作为比较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作用比较文学发展。

作为比较文学学界的盛会,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旨在为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搭建一个更加广泛深入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研讨比较文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方向。(完)

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侨乡文昌开赛

中新网海南文昌8月17日电(记者 符宇群)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17日在侨乡海南文昌开赛,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的3934名青少年齐聚文昌,将围绕航天创意赛、火星家园挑战赛、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赛等12个赛项展开角逐。

本次大赛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文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赛以“仰望星空 成就梦想”为主题,共设置4类竞赛单元,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组别,有2396支优秀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

“我们的项目主要是想实现对太空中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控制,更好地满足未来太空探索中对食物的需求。”当日,现场一个名叫“太空无人农业生态仓”的项目吸引众多目光,这是来自甘肃省金昌市第七中学的学生何雨辰、魏宏峰、熊泽华的作品。熊泽华说,其团队项目融合多种创新方法,如运用先进传感器及算法编程实现高度自动化控制,可为太空农业发展提供新途径。

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学生张元青、陈晓楠在大赛上展示了“火星基地计划-探测\/资源开采”项目。张元青说,其团队设计的钻地取水系统初衷是为了解决未来火星基地水资源的供给以及能源探测开采的问题,项目从创意设计到实际落地成型花了大概半年时间,此次参赛希望能和更多航天爱好者交流心得体会。

“在总决赛现场我们看到了很多创意作品,深深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贵州师范大学老师伍权是此次大赛的评委之一,参赛项目“太空医院”将未来太空中的疾病诊疗与中医问诊相结合,让他印象深刻,“虽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说不定小朋友们长大就可以将这些思路实现。”伍权说,希望通过大赛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

据悉,大赛总决赛的举办地文昌是中国知名侨乡,拥有中国首个低纬度、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场,现下正着力打造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建设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文昌市市长刘冲说,大赛总决赛连续两年在文昌举办,这既是对文昌航天文化氛围的肯定,也是文昌推动航天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他诚挚邀请参赛青少年在比赛之余,感受当地侨乡风情。(完)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