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5章 李兴家的人参成熟(加更章)(2/2)

李兴家点头,“好!”

他转身要走,张秀花却叫住他,“你家人参卖给谁?”

“我们这边有专门收药的铺子,我直接卖给他们就行。”李兴家还给她指了路,怕她找不着。

张秀花问他,“人参多少钱?”

“我们家的人参有五年和六年。人参看品相的,品相好的话,五年鲜人参一斤差不多是五块钱。”李兴家解释,“现在种植人参的人很少。如果产量高,可能就不值钱了。”

张秀花恍然,“我能不能拿一盒去首都卖,看看能卖多少钱。”

她想试着推销。她比别人多一个优势,不需要出路费。首都的物价比他们县高多了。能赚一点是一点儿。

李兴家颔首,“行啊,你要多少盒?到时候我给你留一些。”

“我先要十斤吧。”张秀花不确定能不能卖上价,她先试试。

李兴家点头,表示没问题,他正要离开,李建国却叫住他,“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五年人参亩产大概在三百至八百斤不等。具体多少,我暂时还不敢保证。”李兴家笑道,“你家那地不错,可以养试试。”

李建国一直在自家那一晌地种平菇。不是用自己的土种植,是买的菌菇包。

土地营养一直保留着。如果他想种植,直接就可以种了,不需要提前一年养地。

两人回到家,李建国开始算账。看看种人参划不划算。

五年人参,加上一年养地,总共是六年。一亩地就算五百斤好了,差不多是两千五百块钱。平均每年是416块6毛钱。

张秀花听他算完,“这价钱不算高。种木耳也能赚两三百。一年可以种两茬,相当于四五百块钱了。”

李建国却觉得账不能这么算,“木耳得盖大棚,大棚得保暖,冬天烧那么多的炭也要钱。最重要的种木耳得盖大棚,一亩地大棚要一千块钱,得种两三年才能把本钱捞回来。人参又不用大棚!”

其实人参也可以大棚养殖,产量更高。但是各家条件有限,不打算盖大棚。

张秀花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不知道村里人怎么选。”

李建国觉得选人参的人可能会更多,因为人参种下去,五六年才收割,期间就是锄草,施肥,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去打工。

李建国笑道,“我看咱们李家屯很快就得成为人参种植基地。”

“我听说种完人参之后的地要养,至少要八年才能重新种植人参。”张秀花啧啧感叹,“咱们得好好琢磨。”

“平菇现在种的人太多了,不值什么钱。我觉得种人参挺好的,赚的钱足够多。种过一茬人参之后,咱们就种黄豆养地。”李建国已经想好了,他要种人参。

张秀花现在上班,半个月才回来一次,家里的活都交给他干,他想种什么就由他自己做主。

她打算把人参拿去首都卖,兴许也能赚个差价。不过在售卖之前,她找木工专门订做一批盒子,这样显得更贵重一点。国人向来对人参情有独钟。好盒子才能配得上它的身份。

一个木盒子也就放两根人参,也就三四两,离九月还有两个月,木工肯定做不了太多,张秀花就让他能做几个就做几个。

光有木盒子还不够,还得在外面弄包装纸。她去县里的包装厂专门定做一百份。

说实话这订单量太小了,奈何现在的包装厂生意不好,张秀花请对方吃了顿饭,对方答应帮忙。

李建国见她如此折腾,“你这是想卖高价?”

“对!”张秀花觉得人参比嘎啦果和蓝莓更好带,不占地方。而且差价更高。

“鲜人参不易保存,而且容易坏,我觉得让李兴家帮你炮制成干人参会更好卖。”虽然九月份天气已经转冷,但是火车上温度有点高,李建国担心人参坏了,那就太可惜了。

张秀花想了想,“我先试试鲜人参,如果能卖得出来,再卖干人参。”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