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天下局势风云变幻,大明王朝的命运,就犹如在波涛中摇曳的一艘孤舟。
皇家陆军仓促之间北上,尽管成功抵挡住了清军的凶猛势头,但明国内部此起彼伏的内乱,却让朱媺娖疲于应付、焦头烂额。
最终,朱媺娖在审时度势后,意识到了皇家陆军的兵力不足,再硬拼下去,只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于是,她果断命令袁崇焕撤回上海工业区,继续按照之前的计划稳步进行。
朱媺娖还对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将四局升级为军事部、科技部、内务部、商贸部,使其职能更加明确,管理更加高效。
八司也被全部升级,强化了对控制区的行政管理力度,开始执行军政一体制度。
同时,她还授权皇家军队加快扩军速度,分设皇家海军三支舰队,皇家陆军三十个师。
这一系列决策,展现了朱媺娖对明国未来局势的担忧,以及她要力挽狂澜的野心,却获得了所有属下的忠诚拥护。
因为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才能守护住大明的江山稳固,才能使追随者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在金融领域,朱媺娖凭借智慧和果敢,用特权打压与西洋人亲近的商人,团结本土商人。经过一系列的收购兼并,中华银行成功吞并了和顺发钱庄。
然而,这一举动也引起了西洋人的强烈不满,双方关系日益紧张。从金融对抗逐渐发展到海贸对抗,一场没有硝烟的商贸战争,正悄然拉开帷幕。
至此,朱媺娖通过一场席卷大明帝国的金融战争,拥有的白银数量,达到了恐怖的一亿两。
她利用这笔白银储备,又制造发行了中华金币、银币、铜币,规模达五千万两之巨。
中华银行下设北京、南京、广州三家支行,分设营业厅近百家,发行中华龙钞一亿两。
通过这些举措,她完全掌控了大明九省的金融市场,仅凭一己之力,就促使了江南的商业繁荣,没有了可以与中华总商会对抗的商业集团。
崇祯十二年,朱媺娖做出决定,将与海外番邦的商贸战争公开化。
她企图依仗上海工业区的科技产品,以及不可替代的特殊性,首先打响海贸战役。而首战就是收回日本大和商行,对上海工业区化工产品的垄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利用手中的海军优势,对日本实施海贸禁运。
大和商行对她的这项决定,表达了口头抗议的同时,也采取了铜料禁运。
然而,上海工业区的这一行动,却影响到了郑之龙的海贸生意,引来了他的强烈抗议。
这一年,双方的矛盾由口头抗议,渐渐演变成为了武力对抗。
郑氏海防船队,开始针对上海商船进行查扣,摆出了一副“你禁止我的日本海运,我就禁止你的南洋海运”的强硬姿态。
朱媺娖深知,这场冲突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给大明帝国的海防和海贸,带来一场源于内部的灾难。
迫于无奈,朱媺娖找来了郑森,想通过亲情和妥协,与福建的郑之龙达成和解,暂时建立起统一战线。
郑森身穿洁白的海军制服,领口两杠一星的军衔,表明了这位年轻人,已经是皇家海军中的一名中校舰长。
朱媺娖看着身形挺拔,一脸凝重神情的郑森,心中充满了期待。柔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