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1章 最后就是我大齐礼部尚书耶律文昭(2/2)

延平帝面向卓玛问道:“安乐公主,朕知道你吐蕃复国四年你依然自称安乐公主,朕很高兴。”

“陛下对吐蕃人民的大恩,臣和吐蕃百姓永世不忘。大夏早期给吐蕃派去的五百官员帮助百姓了改善了生活,还帮吐蕃培养了很多人才。吐蕃人民,永远感念陛下!”卓玛恭维道。

段正明也主动下跪道:“臣,大夏藩属,大理王段正明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非常高兴,当即道:“都平身吧。”

众人都起身站在一旁。

宋品上前道:“陛下,会谈地点设在怀庆府后堂。场地已经安排好了,陛下请吧。”

赵佶道:“几位贵客,跟朕一起吧,我们一起进城。

······

来到怀庆府后堂,这里已经被宋品重新安排整理了。

是仿照后世的联合国圆桌会议设置,中间一圈圆桌虽然宽敞但是只能一到二人入座,而每一个座位后方呈现扇形展开,都是从三人、向外发散,每一排多增加一个座位。

众人看到这个布置也是有些不解。

潘美出言询问:“太傅,这桌椅的安排···”

一旁的陈清上前两步走到延平帝面前,又朝几位君主一一拱手:“陛下,各位贵宾,这是太傅根据后世世界规则而布置的,名叫圆桌会议。

所谓圆桌,就是没有尊卑,一律平等。

虽然国有大小和强弱,但是今天我们谈和平,和平的前提就是将强弱放在一边。我们谈的事利益互换,让所有人都是获利方。

而圆桌后,总共三层,三,四,五,也就是每一国君王身后可以坐十二人。这十二人基本上重要职务也都足够了,其他人统一在旁观席位。

以往臣子在君主面前没有座位,但是今天我们谈合作需要平和的环境,试想倘若各国陛下坐在前面,身后站一帮人,这气氛是不是会紧张很多。

所以太傅设计的座位一方面是为了大家平和谈判,另一方面太傅知道事关重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考虑到各国重臣都年龄不小所以全部设立为座位了。”

陈清的话是当众讲出来的,也就是说,实际上谁都不可能反对了。

“好,太傅安排,朕很满意。请大齐萧太后和皇帝陛下、突厥可汗陛下、吐蕃赞普和太后、大理王与朕一起入座。”延平帝发出邀请。

各国君主和监国都已经入座。

宋品随即笑着对各国臣子们道:“请各位于自己的陛下身后按照职务高低坐下,超出十二人坐下下的,就在这边的观众席,我们一同见证历史。”

随即各自入座。

各自入座之后,陈清首先介绍起来:“各位贵宾,请容臣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大夏参与谈判的各位大人。

在我大夏皇帝陛下身后第一排是潘美、方道远、杨宗源;第二排是兵部尚书邓子荣,吏部尚书李承恩,户部尚书范思敏,刑部尚书郑泽;

第三排是工部尚书杨宇,交通部尚书索超,工程院院长鲁克名,最后一个就是本人,礼部尚书陈清。”

现场集体鼓掌表示欢迎。

大齐礼部尚书耶律文昭也起身道:“本人大夏礼部尚书耶律文昭,就由我为各国君臣介绍一下我大齐的各位大臣。”

在我大齐萧皇帝陛下和太后身后第一排,坐着镇西王耶律元让,镇北王耶律瑾,相国韩德让;

第二排,枢密使耶律楚风,户部尚书萧启,兵部侍郎耶律休哥,刑部尚书萧律;

第三排,工部尚书耶律浩,最后就是我大齐礼部尚书耶律文昭。”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