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阳光明媚,微风拂面,青山庄的景色格外宜人。
远处的青山如黛,近处的花草繁茂,庄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胥子泽一行人抵达了青山庄。
胥子泽一行是被重三和小蛮出去迎回来的。
重三和小蛮这两天也是在三四十里外的镇子上等候,看到胥子泽一行人远远而来,便快步迎了上去。重三满脸堆笑,拱手行礼道:“世子,一路辛苦了!小姐和姑奶奶已经在庄子里等候多时。”小蛮则跟在重三身后,重见故人,兴奋不已。
他们明面上是来了五辆马车,另有十二人骑马,一共二十人进了青山庄。除了这二十人之外,另有八个暗卫也随后进入。
胥子泽下了马,就被景春熙和景秋蓉迎了进去。景春熙穿着一身素雅的浅蓝色裙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比往日多了份少女的靓丽和青涩。景秋蓉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插着一支精致的发簪,显得十分端庄。
胥子泽看到她们,连忙拱手行礼,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姨母、熙儿,让你们久等了。”
“孝康见过姨母!”胥子泽的声音洪亮而恭敬,他微微弯腰,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礼。
景秋蓉扎扎实实受了世子一礼,脸上有点不自在,也连忙还了一礼,连声招呼道:“世子快上座。”她的声音柔和而客气,眼神中透着浓浓的慈爱。
胥子泽自然不会坐到上首位,而是很知趣地坐到了景秋蓉的对面,也坐到了景春熙的旁边,还连声说:“姨母无需多礼。”他的声音温和而诚恳,眼神中都是对长辈的尊重。
景春熙暗暗好笑,上次送礼物的时候,胥子泽还在自己面前称呼娘亲为夫人来着,这次亲自面对称呼变成姨母了。但景春熙没有点破,只是冲着他笑。
景春熙知道,比起唤做夫人,娘亲会更喜欢姨母这个称呼。果然,对面的娘亲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欣慰。
寒暄了一番,胥子泽也简单说了路上的见闻。他声音洪亮又目中含笑地讲述,听得景春熙和景秋蓉津津有味。
特别是跟她们提到在浔阳城见到亲姨母和阿衡、阿悦一家时,彼此的感动场景。胥子泽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眼神中透着一丝激动:“姨母看见孝康哭得稀里哗啦的,悦儿让我抱了好久。”
他说这话的时候还是眼里含笑,亲人失而复得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说到这些事,景春熙听得很认真。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感动。景秋蓉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感动地附和一个字“好!”,然后眼睛湿润润的。
景春熙回来把胥子泽跟陶家的关系说了个一清二楚,更是说了陶家悲惨的经历,所以,景秋蓉也很为他找到亲人和由衷的高兴。
寒暄完,又喝了两口茶,胥子泽冲门口喊了一声:“清风。”
清风应声走了进来,他先朝景秋蓉和景春熙行了一礼,然后把手中叠在一起的两个木匣子朝主子面前呈了过去。清风的动作十分熟练,双手捧着木匣子,微微弯腰,眼神中透着一丝恭敬:“主子,东西带来了。”
胥子泽站起来,拿起最上面的木匣子,先放到景春熙的手上,动作十分轻柔。
另外一个木匣子也双手捧起,走到景秋蓉的面前:“姨母,早就听闻建安郡盛产东珠,但上次匆忙没能寻到,没能让熙儿一起拿回来。这次总算寻到了,小小心意,还望姨母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