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还有人愿意继续做,可价格必定会飙升——毕竟大家也是要吃饭的,利润可以少一点,但不能完全没有。
而除了他们,官府是不可能派人去那些地方售卖货物的。
到时候,这些地方的人,该怎么办?他们如果真的过不下去了,又会怎么办?天下——将乱。
虽然不至于短时间内、大量地方都发生混乱,但总会有地方乱起来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商人做这些买卖——不经过官府,那就是走私嘛!走私这种活儿,一向都有人干。
可这种活儿,成本也不低,货物的价格同样会更高,想来是不够满足当地的需求的。
-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明朝,也有人自语叹道,看衣着,应当是一名身居高位的官员。
而他之所以如此感慨,也是因为“用人”这件事情,同样是他思考至今的重要内容——甚至,即便到了如今,他已经身居高位,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自己在用人一道上没什么问题。
但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又确实对他的用人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改革,变法。
想要成事,非得有人不可。
哪怕是民间维持家业、养家糊口,或者抢水抢地乃至于寻仇报复,都不能没有人。而且,必须要有可以信赖的、有能力达成要求的人。
民间寻常之事尚且如此,何况想要对整个天下、整个利益集团动刀子的改革变法之事?!
有一批可用的可信的人手,才是能够解决问题、办成大事要事的关键所在——没有足够的这样的人,即便改革的想法如何出色、即便制定的新法如何优秀,也不能实现目标。
即便强行推行下去,也必定会被扭曲原意,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都不用等到改革之人身死的时候,在改革之人尚且活着,甚至依旧身居高位的时候,这种混乱就可以发生——昔年北宋王安石变法,正是如此。
王安石还尚且作为朝中第一人,且深受宋神宗信任倚重,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种种新法在推行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是推行成功,有的地方是勉强推行,但更多的地方,是在根本没有推行、和推行了但是变质了这两种情况之中。
因为没有人,所以根本无法敌得过那些维护自己利益的保守势力,所以,在大量的地方根本无法推行——连推行都根本没有推行,更何况其他?
也因为没有人,所以在另一部分地方中,虽然勉强推行了,但是当地官府直接把朝廷的命令变成了另一种东西,成为了新的更好的敛财手段——这也是因为当地无人能够真正贯彻朝廷意志。
人啊!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王朝如此,改革变法同样如此。
天底下人那么多,官员虽少但也不少,但是官场上的可用之人——稀少中的稀少。
不过,他倒是可以再观察观察这个“谈天”工具,这可是一个全新的、完全可以碾压过去一切信息传递手段的东西。
如果可以利用,如果能够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