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潜伏的苏飞部队,利用夜视仪和81步枪,消音器的优势组合,突然出击,大量暗杀日军,从日军后方掩杀,经过半小时的战斗,击毙日军213人,击伤和俘虏25人。
这一场战斗,可把迪将军吓坏了,气坏了,因为苏飞知道,居然不事先告知。
苏飞淡淡一笑:“如果告知你们,万一还有间谍呢?或者,日军的先头侦查人员发现这里戒备森严,会不会转身逃走?我们的钓鱼计划还能成功吗?”
迪将军转怒为喜,盛赞苏飞到底是特种部队的司令官,构思缜密,做的很好,是满分!
不,是120分,还有附加分!
在公开场合,迪将军宣布,赦免玛丽的背叛行为,但是,不列颠的军官还是要求,作为叛徒,她不再被允许返回国内。
玛丽鞠躬道歉,之后抱着苏飞痛哭,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安妮上校和琼斯中校也震惊异常,对苏飞的敬佩,更上层楼。
“司令先生,您怀疑了玛丽,会不会怀疑我们?”
苏飞笑笑:“你们想要用自己,换取我们这款特殊的自动步枪以及35榴弹发射器的研制生产技术,对吗?毕竟,你们日不落帝国是最先懂得技术的价值的。”
啊?
安妮上校和琼斯中校都瞪大眼睛,同时不寒而栗,“在您的眼里,我们都是透明的啊。”
苏飞答应,在消灭日本侵略军以后,自己就将这款自动步枪的技术和图纸等,加上35榴弹发射器,全部曝光,不,只给英国。
安妮上校和琼斯中校大喜过望,纷纷拥抱苏飞,激动万分地撒娇。
“虽然是一种交易,但是请您放心,我们内心是真的热爱您,您是英雄,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温情脉脉的好丈夫。”
呵呵。
苏飞心里有很多南美洲原鸵奔腾而过,间谍就是间谍,军事间谍可恶,阴险,难道你们技术间谍就光荣了?
算了,大家都是合作,各取所需而已,谁也不是傻白甜!
反正,35榴弹发射器和81步自动步枪的秘密也保持不了太久,不如换取一些好处算了。
内鬼的事情解决了,盟军加快速度,向日军进攻,驻印军经过源源不断地空中飞运输,不仅从中国国内运输来打来那个精锐的训练有素的兵员,还从南北美运输来了大量军火物资等。谢尔曼坦克,155榴弹大炮,自行火炮歼击车等等,驻印军的装比一天一个样儿,十分豪华了。
新编的38师团和新编22师,先后强化扩编,变成了第一军和第六军,数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列多基地向尼康河谷,胡康河谷,孟关河谷等地继续推进,日军节节败退。
这边的胜利在望了。
苏飞请求返回国内,参加滇西战役,因为历史上的滇西反击战,非常艰苦,远征军的第二期攻击,主要是收复云南的失地,结果,损兵折将,牺牲极大,日军56师团的主力,利用控制的城市和关隘,进行了严密布防,一个个地点都是硬骨头。非常难啃,尤其是滇缅公路上的关键节点松山战役,国军付出了9000多人的代价,才消灭日军一千人。
太惨了。
很多地方的战斗,盟军的空中优势都无法发挥作用。
但是,迪将军不舍得他走:“苏飞将军,您的部队,是我们的拳头,是利刃,坚不可摧,没有敌人可以抵抗的地面雄鹰部队。”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给苏飞军一个团的部队,3000人,加上足够的军火,你不是冀察战区的骑兵集团军司令吗?你很乐意安心带领几百人的小部队吗?现在日军的新锐部队十八师团已经到来,战斗更艰苦,你是胆怯了吗?
如果进展顺利,我将再给你一个师的部队。
你的才能,不应该被埋没。
苏飞笑了。
激将法?套路我?
“我们没有什么才能,只有一颗对祖国的忠诚之心,敢于冒险。”
不过,如果驻印军和盟军在这个缅北方向发动更强大攻势,也是对滇西反击战的最好策应。
在哪里杀鬼子不一样?
行。
于是,在苏飞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团的军官,团长,副团长,营长,连长等,不过,这个团,是美械师的一个团,兵力超过3000人,拥有炮兵营,坦克营,工兵营,真是豪华啊。
轻重机枪,高射机枪,火箭筒,应有尽有。
每次战斗,都能有盟军飞机配合,14航空队的飞机真的漫天乱飞,对日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日军迟早都要完蛋。
问题是,现在日军利用河谷地带的有利条件,反复阻挠,一些地方埋设大量地雷,给盟军和驻印军造成很大困扰,推进的速度明显缓慢下来了。
苏飞接收了这个步兵团,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步兵联队,但是火力又远远强于日军。
可是,这一带的山脉纵横,河流湖泊交错的地形,实在不利于展开。
迪将军留下他的特种部队,是很正确的。
于是,苏飞下令进攻,孟关之南的一个关隘,炮火准备以后,将日军的阵地炸成了一片废墟,可是,步兵的试探性进攻,马上遭到日军的火力反击,被迫撤退回来了。
牺牲40多人,负伤50余人,被击毁坦克2辆,装甲车1辆,损失很大。
原来,日军的工兵联队,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工事,特别是,坑道!
明明已经轰炸很凶猛了,一会儿,日军的火力丝毫不减少。
美械团的团长,参谋长等人都十分忧虑,要求使用大炮再次轰炸,坦克强行冲锋,反复突击。
这战术……不是不可以,而是损失太大了。
日军将战防炮从坑道中拿出来,或者直接就是斜面坑道中隐蔽,可以直接射击,将坦克击毁了。
机枪也可以猛烈扫射。
炮火的准备,只是摧毁了表面阵地而已。
“特种部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