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中秋家宴
八月中秋,阖家团圆时,老赵家也是齐聚宫内共庆佳节。
因为初次真正意义上的团聚,皇帝难得奢侈了一回,席面上有南宁国的果脯、东海的虾,镇东路的蜜饯、福建路的荔枝、两广的龙眼、鄱阳湖的螃蟹、洞庭湖的鲟鱼,扬州来的刀鱼,餐具是景德镇的。
事实证明,皇帝对这些还是喜欢的,申饬一声莫要劳民伤财便照单全收。
各地自然有话说,这不止是孝敬的心意,根表明地方步入了正轨,皇帝可以查证。
因为多了平日吃不到的好东西,赵赵昺赵清芝三小只腮帮子一只鼓鼓的,一直都没停下。
得益于三人的表现,大人之间也是融洽,特别是谢道清,一直给三小只夹菜。
为了避嫌,谢道清回来后一直隐居未出,根本不与赵照面,但事实证明,她确实时多虑了。
吃了半晌,全玖说道:“陛下……”
“小娘。”赵昰打断了了全玖,道:“今日家宴,都是自家人,无需拘谨。”
“大哥。”全玖改了称呼,道:“三哥的宁国蒸蒸日上,我寻思着是否让二哥也建国,当然,他晚几年去,自有我全氏族人经营。”
赵小三在报纸上大肆卖弄宁国的富庶,全玖自然是看到了,不免起了心思。
作为投降的皇帝,赵小二的风评很差,人们可不在乎他当时年幼,就记着他是皇帝了。
毕竟当今不过大了一岁,能以一隅之地反推回去,你只小了一岁却有大半江山,如何就守不住了
连带着谢氏全氏这两个后族都是抬不起头,只能深居简出。
因此全氏想给两族谋个出路,当然,她没提谢氏,只说了全氏。
另外,全玖已经知道皇帝并不担心自己二弟,然而还是想着彻底证明赵小二的无害,而建国就是很好的办法。
赵昰没考虑全玖的心思,摇头道:“只怕全氏一族无力支撑海外开发。”
“我可学宁国,以收益连接豪强豪商,共同开发。”全玖连忙说道。
“二哥三哥境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赵昰想了下,决定实话实说:“三哥乃是监国亲王,即便不能继承大通,亲王地位不变,因此有的是人愿意投效。
而二哥乃是南归之人,法理不是皇亲国戚,且民间风评小娘自有耳闻,只怕无人愿意投效。”
这话一出,赵顿时觉得饭菜不香了,谢道清面露忧色,全玖脸色变的苍白。
全氏固然是后族,然而本家产业钱财不是被抄没就是贿赂买命,其实已经没了多少积蓄,谢氏亦然,仅凭两族,绝对支撑不起建国销的。
杨氏不忍,道:“朝廷不能支应一二”
“不能。”赵昰拒绝的很干脆,道:“事实上,二哥已是死人,我顾念兄弟之谊赐予国公已经是格外开恩,内外也能体谅。
然而,国朝功臣无数,赐爵者甚多,若给二哥赞助,余者如何
朝廷无力承担,且国内人力物力皆缺,此时非大举开发海外之时。”
众人都是默然。
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不能怪皇帝不讲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