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宁王就国(2/2)

本来早就该委派国相的,但是俞如硅干的不错,而朝中良臣都有重任,皇帝便忘记了。

如今俞如硅病逝宁国,自然就要派个国相去。

“大哥看吧。”赵昺犹豫了一下,道:“小弟想就国了。

这几年,小弟纵情享乐,全是外祖父一力操持,如今客死他乡,小弟该去尽份孝心。

宁国毕竟是小弟的封地,也该由小弟亲自治理,免得有人糟践了外祖父的心血。”

“既然你有如此心思,便大胆去,不论发生了何事,大哥替你兜着。”给了承诺,赵昰又道:“就国后,看看十三家什么情况,若其已经控制了宁国命脉,想办法驱逐,但是不要声张,不要急躁,暗地里慢慢来。”

“这不是过河拆桥嘛,不好吧”赵昺感觉为难。

赵昰说道:“宁国可以是宁王的,可以是宁国百姓的,也可以是朝廷的,但不能是世家豪强大族的。

经济操之人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须防患于未然,哪怕他们为宁国建设付出了许多。

记住,宁国必为南洋诸国之首,决不可为豪族窃取。”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纯良赵小三表示好难。

好在此事不急,可以慢慢学,而且皇帝表示会出手帮助的。

不一刻,李庭芝和接任陈宜中相位的王应麟到来。

听到俞如硅病逝,两人表示了哀悼后,商量起国相人选。

宁王是有皇位继承权的,因此政权架构不同于别的封国,将会设置国相与将军二职,这是朝廷命官,不是宁王私臣。

商议一阵,李庭芝说道:“广南东路副总管张镇孙才干出色,忠心可嘉,可为宁国相。至于宁国将军,可请枢密院选派人选。”

赵昺说道:“国朝即将北伐,大把的建功立业时机,想来不会有人愿去海外,宁国将军便由寡人自领吧。”

李庭芝说道:“宁王武略在上四军亦是中上,主掌封国军务易如反掌,只要再调遣些许老兵协助即可。”

赵昺武艺兵法都不错,只是没有实战经验,需要些许磨练。

“向日整编,各军裁汰老军两万余,可择其精干者南下。”王应麟补充道。

“便选三千南下,病殁者以阵亡抚恤,愿举家迁徙者,朝廷安置。”赵昰又补充了一句,道:“一应开销由宁国负担。”

“多谢陛下。”赵昺谢恩。

有良臣,有基层武官,除非宁国上下现在就反,否则赵昺就能牢牢掌控封国。

“宁国建国,多依赖十三家,朕担忧多年之后宁国为豪强控制,甚至南洋一片都被一家豪强控制。

如今宁王未走,两位卿不妨指点一二。”赵昰说道。

“臣奉诏。”二人应下。

当初十三家投资宁国,旁的人都笑他们捧皇帝臭脚,古今一船船财货往回拉,羡煞旁人。

只是资本是不知道满足的,尝到甜头的十三家挥舞着金银,到处投资。

一家两家尚不起眼,十家八家就不能小觑,要是真控制了百八十家,只怕中枢都难应付。

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

就在两位丞相告诉宁王怎么对付豪强时,胡三省来了,并且已经给俞如硅拟定了封号。

辟土服远曰桓,文桓,很能照应俞如硅的一身功绩。

念其劳苦功高,皇帝追授其宁国相,位二品,同路总管六部尚书。

赵昺谢恩后,就在月底出发。

随行的有五百老军,剩余的由朝廷聚集,先到广州,带上张镇孙,随后不再停留,直趋宁国。

如今航海技术越发先进,只要不遭风暴,由广州直达宁国毫无问题。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