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娘娘你看,三郎略施小计驱逐了刘氏。”赵昰把奏折递给了杨氏。
这是张镇孙亲自写的密折,把前因后果过程都写得清楚。
杨氏看了,笑道:“还是缺了火候,明眼人能看出来。”
“却是急躁了些,然而君王本就堂堂正正制人,倒也无妨。”赵昰顿了顿,又道:“三哥算是长大了,宁国交给他不虞有变。”
“还是张镇孙出色。”杨氏道。
赵昰笑道:“用人也是君王本事嘛。”
杨氏脸色一整,道:“大哥确定年后御驾亲征”
赵昰回道:“如今军队整编完毕,粮草积蓄足够,正是用兵的时候。
恢复故都乃是首功,不论张世杰还是其他人立了,只能封王外放,国朝暂且离不开他们,说不得只好去分润些许功劳了。”
“只是中枢无人做主,恐有混乱。”杨氏找了个借口。
“娘娘多虑了。”赵昰道:“内阁运转良好,且有娘娘坐镇,如何就会有混乱”
绝口不提御驾亲征的危险。
除了前线的大军,皇帝自己也会带一万亲军北上的。
这部亲军除了七千受训三年有余的少年兵,还有三千即将升官得老兵以及军官。
人数虽少,却是绝对的精锐,而且还有一部分实验性质的新武器,即便面对三五倍敌人的围攻也绝对不虚。
“对了,二哥在倭国表现出色,申请加入北伐大军,你如何想的”杨氏问道。
赵昰回道:“我已经授意枢密院,调其入蒋才麾下,任副营长。”
“只怕会有危险。”杨氏说道。
营队排长还是经常上一线的,面对元军这样的强敌,伤亡绝对不会低,赵去前线,未必就能保证安全。
赵昰却不以为意,道:“元年至今,战殁沙场者几近二十万,却无一个赵氏儿郎。
皇室享受天下供奉,岂不为天下表率无论二哥如何,足以为天下表率。
且不说儿郎,待诸皇子成年,自当隐姓埋名入军中历练,此后皆如此,不得例外。”
“这……”杨氏惊讶,想要反驳却又不知道如何说。
“至太祖太宗后,仅真宗高宗见识过军阵之凶危,却都情非得已。
整体上,赵氏是一代不如一代,若是先帝入军中历练,以其表现,岂能继承大统”赵昰吐槽道。
杨氏翻了个白眼,道:“先帝不继承大统,你有没有尚且难定,遑论今日表现。”
度宗的表现不能说一无是处,只能说毫无亮点,但是他要不是皇帝,赵昰即便来了,也不会这么简单地完成反推。
当然,简单只是相对来说的。
马上就十年了,然而相对于高宗南渡后的领土,虽说多了山东半岛、盖州,黄河中下游,却依旧少了四川、汉中、江西一半,整体面积要略小一些,加上镇东路、四汉路倒是差不多。
其过程也不容易,温州遇袭尤其危险,差点就凉凉了。
但是,正因为皇帝身先士卒的表现,激励了全军上下勠力奋战,才有如今的局面。
十年征战,军兵疲惫,自然有厌战的情绪,所以皇帝亲临一线。
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的不二法门。
真宗时契丹人南侵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其亲征鼓舞了士气,当然,一个不小心也可能玩脱了比如某姓赵的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