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2章 五年计划(2/2)

洋洋洒洒一大通,赵昰转入正题,道:“朕意,修订宪法,为天下根本之法。

其内容应包括皇权的产生与确认、皇权的范围与限制、皇位的继承,内阁辅臣的产生、职权与罢斥,朝廷机构的职权,何为国民,国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的象征,爵位的颁发、封国、权利与义务。

无需啰嗦烦杂,只需规定大体,比如凡宋之国民,皆有言论自由之权利,但是何谓言论自由,如何保障,可制定专门律法详加规定。”

内阁辅臣们都惊呆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始有“皇帝”。

皇为上,帝为下,意指天地,天地是万物之主,皇帝便是万民之主。

于是,皇帝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象征与代表,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军恩,便是如此。

“皇帝的产生,特别是朝代更迭时期的皇帝,归根结底是武力决定,只是大家不说,都说是天命所归。

什么是天命

人心皆天命!

太祖之所以能取周而代并一统中原,实乃天下人心思定之故,而太祖太宗不能灭辽,同样因此。

徽钦二帝北狩,实乃徽宗骄奢淫逸过度,百姓不堪忍受,因此抛弃,高宗们继承国祚,还是百姓顾念华夏正统,又厌女真暴戾。

贾似道倒行逆施,人心尽丧,因此鞑虏南下如入无人之境。

纵观沿途抵抗者,莫不是深得民心者,比如张钰之钓鱼城、李芾之长沙、李相之扬州。

朕之所以能够恢复江山,在于朝廷忠义之臣领天下八成之民,若非如此,纵有火药之利亦是回天乏力。

皇帝来源于万民拥戴,皇帝自当与民生养。

但是皇帝无人可制,多有暴君、昏君,轻则身死,重则国灭。

便如先皇,沉迷享乐,军国大事尽皆托付于贾似道,此乃国朝灭亡之重要缘由。

先皇驾崩,益王承继大统,时年不过五岁,与国无益,朕彼时不过六岁,即便因长继位又能如何

是以,太子既立,宁王监国犹在,只是此非长久之策,诸卿当思量。

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生怕鞑虏追上而死于非命,朕不敢一日或忘,因此终日不怠。

然人的记忆时短暂的,朕亦不能保证不会变成理宗度宗之辈,彼时,皇权便需要约束,甚至是换个皇帝。

卿等与朕可谓生死之交,历经艰难方有今日,公忠不必多言,用事亦是尽心,朕托付大事与卿等,尽可以放心。”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九人齐齐拜下。

同患难,共富贵,君臣相得,历史上很多皇帝做到了,但是敢托付如此大事的,也就这一个。

限制皇权啊,多少人臣做梦的追求,今日却要实现了。

“世事移易,今日之三成农税可谓仁政,异日可能为暴政,没有长久的计策,却有长久的根本,此便是宪法。

卿等从国家长久出发,尽快出草稿,或可广邀贤良共商之。”赵昰说道。

“臣奉诏,必定万世不移之法!”李庭芝等人拜下。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