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问完关心的问题,就没有多余的话,毕竟是一线统帅,在目标之下,怎么执行由前线将领策划。
古铁雷斯看向阿科斯塔,“阿科斯塔将军,你有建议吗?”
“元帅,我没有,相比中线和南线,我这边压力小很多。”在阿科斯塔看来,战损大一点而已,难度比较小。
他的兵力和苏军波罗的海方面军相差不大,三个集团军主力抵达三分之二,航空军满员抵达,实力应该超过对面的苏军。
“好,既然三位已做好准备,那便按计划执行吧。司令部要求,战争爆发后,每日进行战况汇报,务必及时,以便司令部能调整部署。”
...
战争的氛围越来越浓,双方的舆论战打得不可开交。然而,到了2月初,汉斯国外交部召见苏盟柏林大使,表达缓和局势的意愿。
小胡子更是在广场发表演讲,极尽表演,向民众传达新一轮建设国家的伟大的计划。小胡子表示,大量的征兵,是防备不被苏盟。但为了国家发展,他愿意和苏盟进行裁军谈判,双方实现永久和平。
小胡子的话,很快传遍了世界。
谁能想到,都准备大打出手的汉斯国竟然害怕了。不过,有些国家不太相信,在西欧战争爆发前,小胡子也是这样玩的,看看信他的鹰国和高卢国,一个远走他乡,一个变成‘战胜国’。
斯塔林自然也不信,但他让莫洛托夫去周旋,看谁能欺骗谁。于是,两个大国的外交部长在边界小镇举行了会晤,进行和平谈判。
汉斯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准备得十分充分,让助手整理上百条条款,在会上认真对待。莫洛托夫不落下风,除了大部分条件上相同的条款,比如撤军、裁军人数等,他还提出了一些困难的问题。
比如,苏盟希望汉斯国退出波斯和芬兰等地,将其划为中立区,双方不得投入任何政治军事力量。里宾特洛甫是来演戏的,自然要逼真,直接强烈反对。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争执起来,争论持续了两三天。最后,里宾特洛甫表达愿意回去汇报,争取和平。
回到柏林后,里宾特洛甫直接召开媒体会议,公布了此次谈话的内容。里宾特洛甫表示,双方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一些特别的问题上有待进一步交流,会争取达成和平愿望。随后,里宾特洛甫将苏盟的条件说出来。
里宾特洛甫的表演很精彩,表达出诚意满满。
伊班牙-高卢国外交大臣紧接着宣布,支持汉斯国的外交活动,早日实现和平,共同发展经济。两大国同时发声,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斯辐都有点懵了。
情绪酝酿这么久,竟然真要和平?
罗斯辐不信协约国的鬼话,在他看来,协约国东进是必然的。罗斯辐给斯塔林发去电报,请斯塔林做好一切准备,这可能是汉斯国故意释放的烟雾弹。
斯塔林则回电,表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这个回答让罗斯辐松一口气,他最怕苏军毫无准备,被动迎战。米国援助了那么多工业设备和武器,得见到效果才行。
然而,罗斯辐可能没想到,是他的支持,让斯塔林从主动防御、不敢求战,转变为主动进攻,欲图横推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