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9章 决战准备(2/2)

粗略一算,三大集群攻击莫斯科的兵力将近五百万人,飞机多架,坦克约辆(汉斯国装甲师18个,伊班牙-高卢21个,其他为步兵军配置坦克),各种火炮多门。相比开战时,实力更上一层楼。

由于哈尔科夫等工业区被占领,协约国能就近生产弹药,补充比较快。

“巨炮部队会安排北上,但估计要一个两个月才能投入战斗。”布劳希奇对重炮部队很青睐,这种威力,拿来打莫斯科一定很奏效。

“时间足够,只要在冬季前结束莫斯科战争,苏盟失败是必然的。”古铁雷斯依然保持很强的信心。

经情报分析,苏军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一线仅仅剩下200多万人,无论是武器和物资方面,均处于绝对劣势。

等南方集团军群切断伏尔加河,米国的支援就无法到达莫斯科,让苏军失去了一半的希望。

“冬季之前,横扫苏盟乌拉尔上西部地区,让斯塔林跑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布劳希奇笑道。

倭军在远东发起进攻,虽然打得势均力敌,但拖住苏军远东方面军主力,也加大消耗苏军的战略资源。

“斯塔林要是一直坚持下去,估计没机会,我们封住了陆地和天空,他的指挥部往哪里走?”保卢斯作为参谋长,一直无法到前线去,只好跟着两位大佬在司令部混战功,日常开开玩笑。

“确实,我倒有点佩服斯塔林,留下来坚守莫斯科。”古铁雷斯敬佩英雄,“有他在,这一战估计会比斯大林格勒更难打,我们要给各军提前传达无畏精神。”

布劳希奇和保卢斯点头。

大决战,不光靠优势武器和兵力,还需要拼意志力,也拼后勤能力。

过去一个多月,协约国在莫斯科攻击线范围修建大量的仓库、机场,修复直达的铁路线或者历史军用列车铁路线。协约国一百多万工程部队活跃在苏盟占领区,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运输保障。他们不参与一线作战,却和后勤部队一样,是前线作战部队的支持者。

在每一次大战战役结束后,工程部队和后勤部队均会得到嘉奖,没有他们,战争打得不会那么顺利。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