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4章 喝了谢导的迷魂酒(1/2)

“小季,上个月我把你写的这部电影的两首主题歌给了作曲老高。

老高看了以后,觉得特别好。

无论是歌词,还是谱曲。他都觉得和这部电影特别契合,而且水平很高。

前几天,我们看粗剪效果的时候,老高还跟徐厂长说,说你已经把这部电影的作曲配乐做了一半了,剩下的他来做就简单多了,所以当时老徐才有此一问,他觉得或许可以赶一赶。”

前世电影《巴山夜雨》的作曲,就是吴贻弓说的这位老高,不仅电影的配乐是他,而且电影的两首主题歌的作曲,也是他。

现在季宇宁把两首主题歌已经提前拿出来了,所以这部电影的作曲配乐,应该算他们俩人合作,当然还是以老高同志为主。因为他要做的配乐工作更多一些。

“另外老高也觉得那首《但愿人生长聚少离分》,由咱们沪上的靳小才唱比较合适,她的声音特点很适合这首歌。

你们俩还真的想到一块去了。”

季宇宁在剪辑室整整待了一天。

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他才基本上交代完了所有剪辑的事宜,下一步就等着蓝大姐的精剪版本了。

晚饭还是在上影厂的小食堂,谢晋也跑来了。餐桌上还有吴导,以及剧组的几个人。

一大桌子菜,最醒目的是摆了四大盘子毛蟹炒年糕。

“小季啊,你这趟来,正好赶上了这个六月黄。

正好是小暑刚过,这时候的六月黄是最好的,这是我们沪上的一道时令菜。只有6月份才有。

这个时候的螃蟹,是第3次退壳之后,一般一两六七左右,我们叫它童子蟹,也叫毛蟹。因为蟹黄蟹膏都特别满,所以叫它六月黄。它如果再退壳,就变成大闸蟹了。

这个蟹虽然个不大,但是肉多,黄也多,用来炒年糕是最好吃的。

这才是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的一道菜。”

谢晋还带来自家的一坛绍兴黄酒,上次他觉得跟小季同志喝酒效果很好,所以这次他接着请小季喝酒。

这个毛蟹炒年糕配黄酒倒正是合适。

季宇宁吃到嘴里,蟹肉非常软嫩,蟹膏异常的鲜美,而且连壳都能吃。

他今天又算是赶上了,这个菜,错过这一个月,就得等明年了。

里面的年糕也特别好吃。

“小季啊,前一段我们上影厂的石副厂长,呃,他看中一个本子,啊,还不是本子,是皖省的一位老作家写的一篇小说,叫《天云山传奇》。

那篇小说当时还没有发表。

嗯,现在已经发表了,就在这个月刚刚创刊的皖省的《清明》杂志的7月份创刊号上。

厂子里已经决定,对这个小说立项,嗯,厂子也派了一位我们文学部的老编剧,去了那个庐州,跟小说作者谈改编剧本的事儿。

现在已经谈好了。

小说作者已经在开始进行剧本的改编了。

这位作者姓鲁。厂子里问他对于导演的人选。他要求我来导演。因为多年前我们曾经就有过约定,要共同合作一部电影作品。”

季宇宁自然知道前世这部1980年上映的电影《天云山传奇》。

而且他知道这篇小说很快就要改编成剧本了,就是由原着作者自己亲自改编的。

剧本先以《风雨杜鹃红》为名,发表于上沪的《电影新作》1979年第5期,正式拍摄时又恢复原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