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过程中,大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有一次,凌逸在拍摄竹编过程时,由于光线不好,拍出来的画面总是不理想。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调整角度、更换设备,但都无济于事。
就在他感到沮丧的时候,迟宴走了过来,给他出了个主意:“我们可以利用镜子反射的原理,把光线反射到竹编上,这样也许能解决光线问题。”
凌逸听后,立刻尝试,果然,拍出来的画面清晰明亮,完美地展现了竹编的细节。
还有一次,鄢嫣在采访一位刺绣老奶奶时,老奶奶因为紧张,总是说不出完整的话。
鄢嫣耐心地和她聊天,分享自己对刺绣的喜爱,慢慢地,老奶奶放松了下来,开始讲述自己年轻时学习刺绣的故事,那些珍贵的回忆和文化内涵,也被鄢嫣一一记录下来。
经过几天的努力,纪录片的素材终于拍摄完成。大家聚在一起,开始进行后期制作。
凌逸负责剪辑画面,他精心挑选每一个镜头,将它们巧妙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纪录片流畅自然。
叶婉清则根据拍摄的内容,对文案进行最后的润色,让文字与画面完美融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纪录片终于完成了。
当众人围坐在一起,观看这部凝聚着大家心血的作品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纪录片中,酸汤鱼的制作过程让人垂涎欲滴,木雕、竹编、刺绣等传统手艺的精湛技艺令人赞叹不已,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更是让人深受感动。
“太棒了!这部纪录片一定会让更多人了解小镇的非遗文化。”迟宴兴奋地说道。
“是啊,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穆泽也感慨道。
导演看着大家,满意地说:“你们做得非常好!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小镇的非遗文化,更传递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希望它能在更大的平台上传播,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
不久后,这部纪录片在网络上发布,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网友们纷纷留言:“原来还有这么多美好的非遗文化,我一定要去这个小镇看看。”
“被这些传统手艺和背后的故事深深打动,我们要一起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纪录片爆火后,小镇瞬间热闹起来。
老工匠眼眶泛红,紧握着众人的手,声音略带颤抖:“谢谢你们,让我的木雕手艺有机会被这么多人看到,我这一辈子的心血,有了传承的希望。”
酸汤鱼店老板热情地端来刚出锅的酸汤鱼,笑着说:“小店最近生意火爆,多亏你们宣传,让更多人尝到咱这传统美味。”
“是啊,真的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来到了这里,或许我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被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