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纯粹就是没有脑子的,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就是因为是李成桂的弟弟。
一句话就让李成桂黑了脸,骂道:“蠢货!你对地形熟悉,难道赵仁沃就不熟悉了吗?”
“还打退大明的军队,现在义州城都在对方手中了,对方只需要一路南下不用三天就能抵达开京,你拿什么去拦?”
“我……”
“滚出去,孤不想看到你。”
李之兰还想反驳,可李成桂指着大殿外就是一声咆哮。
顿时将李之兰骂得垂下头去,嘟嘟囔囔的出了大殿。
等到他离开之后,李成桂这才重新看向郑道传几人。
“陛下,为今之计唯有立即迁都。”
郑道传见躲不过去,只好开口说道:“开京距离义州城实在太近了,咱们只有将都城迁移到汉阳,然后再依靠百姓的力量节节狙击,这样才有可能挡住明人的脚步。”
“不可……”
郑道传的声音刚刚落下,赵浚便出声反驳;“汉阳虽好,可却依旧无险可守;既然要迁都那就干脆直接迁往福山(也就是今天的釜山市)。”
“只有这般才能依靠地利对明军节节阻击,若事不可为也可直接乘船出海……”
不得不说赵浚的建议的确是稳重。
釜山靠海,已经算是高丽半岛的最南端城市了,若是能够依靠沿途的大江大河进行狙击还真有可能阻挡住大明军队的脚步。
甚至在汉江彻底挡住大明军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听到这话的李成桂却是微微蹙眉,不愉之色甚是明显。
汉阳是他造反成功之后营造的都城,到如今已经不知道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就这样让他放弃实在是有些不甘。
可不甘又能如何?
最后也只能长叹一声,看向一直没有开口的崔莹。
“崔爱卿?”
崔莹乃是王氏高丽末期公认的名将,要不然以李成桂的性格也不可能将来留着。
崔莹似乎见躲不过去,只能抬头道:“大王,臣以为当按照赵大人的意思迁都福山,然后再留大军沿着清川江、大同江、汉江分兵布放,此般定能阻挡明军脚步。”
他口中的江川江起源于长津湖,然后由东至西进入大海。
属于靠近义州城的第一道防线,若是利用得当的话绝对能够迟滞大明军队的脚步。
大同江虽也同样起源于长津湖,但走向却是沿着西南而下,直接穿过平壤进入大海,作为第二道防线也是可以。
然后便是汉江,这条起源于金刚山穿过上甘岭最后由汉城进入海洋的大江,算是朝鲜半岛之上分割南北的分界线了。
若只是陆地战争,只要守住这里,绝对就能够完全挡住敌军的脚步。
历史上无数次证明了汉江的重要性,这都是有据可依的。
再往后甚至还有洛东江彻底将釜山区域和半岛分割保护在其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争取逃走的时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故而在崔莹的话音落下之时,就连李成桂都陷入了沉默。
他或许是在思考可行性,又或许是在思考这几条江河该派谁去阻挡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