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章 招工(1/2)

回到家里,父亲忙找到大姑父说:“我想利用剩下的时节种一季荞麦。”大姑父明显一愣“种荞麦?可时令已经过了。”

父亲说:“我也知道种荞麦的最佳时机过了,可也就错过了几天,影响怕不会太大,即使有些影响,也不过就是成色有些不好而已,但也不影响咱自己吃,再说这一冬天没一点粮食,全家人只吃白菜萝卜吗?”

大姑在旁边说:“听虎子的,种荞麦,不试试怎么知道成不成。”于是,父亲和大姑父急忙出去寻荞麦种子去了。晚上两人回来,只有大姑父带回点荞麦种子,可这点种子远远不够。节令不等人,父亲决定连夜去老姑家碰碰运气,看看他们那里有没有。

到了老姑家,已是后半夜,敲开门,连忙说出来意。老姑父说:“别着急,咱这里有的是荞麦种子,我也打算明天开始种荞麦,当初听了你的话,我也早把地里的秸秆一把火烧光了,还趟了几遍地,明天只等着种就行了。”

当初父亲有了种白菜萝卜的想法时,也曾去老姑家告诉他们不能干等着,庄稼已经指望不上了,赶紧毁掉,等着下雨了种别的作物。

老姑父也听了父亲的话,一把火烧光了地里已经旱死的庄稼。如今看来父亲还是有远见的。老姑家这个地方本来就有种荞麦的传统,所以荞麦种子还是充足的。老姑给父亲拿了足够的荞麦种子。父亲想帮助老姑家种完荞麦再回去,老姑说自家的地少,父亲和姐姐的地多,赶紧回去,再耽搁恐怕真的不赶趟了。

父亲又连夜跑回家,到了家里,天已经大亮了,父亲匆忙吃了口饭,一家人忙着去地里种荞麦去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很有道理。当父亲一家人忙着种荞麦的时候,别的农户就没了这样的运气了。

当初父亲果断的烧光自己地里的庄稼时,他们没有想过这一点,就是想到了,也不愿意做,因为他们没有父亲的远见。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延续了上千年,他们想,老天爷都不待见咱们,何苦再去折腾呢。

如今看见父亲一家人都忙着种荞麦的时候,他的个个都懊悔起来,自己当初为什么也不把旱死的庄稼烧掉等着下雨种别的作物呢?如今想要烧掉,可刚下了雨,秸秆和土地都是湿漉漉的,也点不着火呀?即使费了半天劲点着一棵,可火也不能连片的烧呀?最好的办法是用镰刀割掉,可都割完也得十几天的时间,那时节令早过了。就是强行种下,到收割时也成熟不了啦,于是,他们放弃了种荞麦的想法,只种了些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

几天后,父亲地里的麦苗长出了地面,绿油油的麦苗很是惹人喜爱,父亲每天待在地里,地里的野草有一根拔一根,像伺候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有时晚上也会来地里坐一会儿,静静的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虽然粮食还没归仓,但内心却充满了无限希望。

这天晚上,父亲又来到了他的麦田,看见地边有几棵麦苗不知怎么倒在地上,也许是风刮的吧?他小心翼翼的用手扶起麦苗,然后用土细心的培在麦苗的根部,他爱他的土地,他不肯糟践每一棵青苗。

他坐到田边的地头上,心里幻想着粮食颗粒归仓的场景,他笑了,他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脑后,看着天上一闪一闪的牛郎织女星,想起了种田人的不易,嘴里不自禁的哼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民谣《耕农歌》。

一年容易又春天,

翻土播种忙田边。

田里秧苗油油绿,

家家户户卜丰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