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工作一切步入正轨,远征队以每天七八个车的速度,快速的抢运原木。
牛不耕那组每天也能装个六七个车了,张海林对这个进度很满意,他对梁育才说:“看来这几天把下雪耽误时间都抢出来了,照这个进度看,在化冻之前都能全部抢完。”
梁育才笑着说:“也不能这么乐观,万一中间再有下大雪的情况发生呢?这种天灾都是不可抗拒的。”张海林听了也说:“确实不能那么盲目的乐观,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是不是再给工人压压担子?一天再多装几车?”
梁育才说:“不能再加了,你也看见了,我的工人是怎么工作的?一天装七八个车,这已经是极限了,我要把他们安全的带回去,万一工人要出点事,我回去没法交待。”见梁育才这么说,张海林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都很正常,每个组一天都能装七八个车。
到了月底该发工资的时候了。张海林队长把队里的核算员带到山场,现场给工人发工资。众人都领了工资回宿舍了。
海生手拿厚厚一叠钱高兴的来到父亲身旁说:“虎子哥,我领了二百多万呢?你呢?”父亲笑着说:“咱们同来的人都一样。”
王启年插话道:“这要是在这里常干下去,可美死了,工资比咱们那里多了一倍多。”马行远也说:“要是能留下来,我可真不回去了。”
众人也都说愿意留下来。父亲其实也想留下来,反正他现在是一个人,在哪里干都一样,这里工资那么高,他没有理由不留下来。但他知道,这些人要想留下是不可能的,这些人在当地林场都是数一数二的能打硬仗,林场领导是不会让他们留下的。
工人们想留下来的这些话,张海林听到了。他心里暗喜,要是把他们这些人都留下,以后的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于是,他找到了梁育才。梁育才的工资也是按照工人计件工资发的,他也很高兴,在自己林场他开的可是计时工的钱,每个月也就能领六七十万的工资。这里倒好,比家里多领一半的钱,但他没有留下来的想法,毕竟自己是林场的干部,得为林场的大局着想,这些人自己要是带不回去,李主任肯定要找自己算账。
张海林回到自己的队部,梁育才正坐在床上数钱,看见张海林进来,忙笑着说:“你们这大兴安岭的工资这么高,我可真有点羡慕你们了。”张海林也笑道:“既然羡慕,那你就留下来吧?”
梁育才摇了摇头说:“留下来是不可能的,这批人都是我们林场的精英,要不是林业部施压,我们领导是不会同意来你们这里支援的。那里的任务也很紧,国家需要大量木材搞建设,把我们林业局的木材生产任务也定的很高,稍一松懈,任务就会完不成。林业局领导压力也很大呀,所以这些人他们是万万不能留下的。”
张海林听了有些失望,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