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太妃身死!大旱降世!应对之策!
慈宁宫。
朱由检一身素衣快速来到刘太妃的床榻前。
“娘娘,陛下来了。”
一旁的女官轻声唤醒刘太妃,小心翼翼的将其扶起,坐躺在床榻上。
候在一旁的太医赶忙上前,给刘太妃灌下一碗汤药。
“咳咳···”
汤药下肚没多久,刘太妃苍白的脸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
她缓缓睁开双眼。
“皇帝,你回来了,民间的情况如何?”
朱由检上前拉住后者的手:“太妃不必担心,有朕在,民间尚可稳定。”
“皇帝,老身撑着这口气,有话对你说。”
刘太妃说着,摆手示意周围的人都退下。
“我这身子撑不住了,朝廷目前运转良好,我不担心,但这后宫老身实在放心不下。
玉凤性子柔,心性豁达,是个贤后,等慈烺在大些,可立为太子,同时你要重新恢复玉凤的皇后大位,谨防后宫几个嫔妃争位,惹出乱子,张嫣聪慧且眼光长远,有很强的包容心,老身已经交代过,日后你重复玉凤后位,她会协助管理后宫;
你那几个嫔妃都不是省心的主,以后不要一心扑在政事上,晚上该宠幸她们必须得去,让她们诞下子嗣后好安心带皇子;
老身死后,不要大办,在你皇爷爷的陵侧寻一位置,把我埋下即可,未来若是大明朝重复国威,记得差人来老身坟前招呼一声。”
刘太妃说着,朱由检安静的听着,虽然他没有说话,但是眼底已经出现丝丝雾气。
从穿越至今,他只在刘太妃身前能感受到极少出现的亲情。
“皇帝,我宫中的那几个丫鬟忠诚可靠,若是愿意留在宫中,可令她们去照顾玉凤,若是不愿留在宫中,把你皇爷爷赏赐我的金银首饰赠于她们,让她们返回家乡···”
此时的刘太妃如一个正常人一般,喋喋不休的说着,最终安详的闭上双眼。
不知何时,坐在床榻边的朱由检已经泪流满面。
多少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亲人离去的悲伤,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留下两行清泪。
“来人!”声音沙哑的朱由检呼喊一声。
在宫外候着的王承恩赶忙带人匆匆出现。
“皇爷,奴婢在,您吩咐。”
“在定陵周围寻一良地安葬刘太妃。”
朱由检说着,摸出手帕擦去脸上的泪痕。
很快,在一众太监的忙碌下。
刘太妃的遗体被装进楠木棺材中。
崇祯四年七月二十八日,万历皇帝后妃刘氏,走完了充满波澜的一生。
她十六岁入宫,曾和王氏争夺皇后之位,也见证过张居正主持改革的大明中兴之年,在万历皇帝去世后,躲进深宫不问世事。
后被朱由检请出主持后宫,为他在嗣位之初,力压后宫平稳不生乱。
“传旨宗人府,赐太妃孝和太妃谥号,追封孝和皇贵妃,擢礼部为其撰写碑文,太妃在后宫事迹,入后妃传!”
“奴婢遵旨。”王承恩领命后,赶忙招呼人去宗人府传令。
···
第二日一早。
休息一夜的朱由检来到文渊阁中。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自己还要去贵州和云南,四川等地看看地方衙门面临的情况解决一些地方巡抚无法处置的难题。
现在因刘太妃的突然离世,被迫中断。
“陛下,刘太妃去世,臣请陛下节哀。”
袁可立等人在得知皇帝回朝后,齐刷刷的赶来。
从朱由检巡查民间至今已有两月时间,他们这些老臣俩月内没见到皇帝的面,在加上民间各省接连上报,皇帝微服私访的事已经不是秘密。
“嗯,朕无碍,最近朝政可有什么问题?”
朱由检话音刚落下,郭允厚就出列开口道:“陛下,您说的大旱果真来了!
六月初夏粮收获后,各省接连上本,河南,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出现大旱,许多干旱严重的地方,土地龟裂,粮食收获十不存一!
甚至连江苏和安徽北部都开始出现大面积干旱,粮食歉收极其严重。”
朱由检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顿时咯噔一声,暗道不好。
大旱来的时间,比自己预料的提前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