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六章 根源(2/2)

有了手锯,这一切都变得的简单,只需要沿着固定的图案往下锯,就能得到想要的形状。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风扇叶必须很薄,厚度不能超过五毫米,否则容易转不起来。

这就完全靠经验了。

陈东把木桩侧立起来,一手摁着木桩,一手拿着锯子,每一次都要全神贯注,绝不能出现薄厚不一的情况。

只要做出第一套,剩下的就好办了。

一个小时的时间,陈东终于做出了第一套扇叶。

随即,陈东把做好的扇叶做尺子,与其他树桩并排摆放,只要其他树桩和他薄厚一直,那尺寸上就不会有偏差。

忙碌了一下午,一套完整的扇叶已经出现在陈东面前。

随即,他又在每一块扇叶的连接处地挖出合适的孔洞,再用拇指粗的木栓插进去。

如此一来,风扇的基础组装算是完成了。

这第一套扇叶,陈东要摆在屋顶。

现在的屋顶上多了一层铁皮,铁皮与房顶中间的空隙,上下两道屏障,会让中间形成一个流动层。

原理上,和穿堂风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里本来就有风,把风扇放在这个位置,可以让风扇转得更猛,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上面有反射层,

对于这一场旱灾来说,当初的挡住房顶,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想彻底解决,就必须有散热的功能。

对于这件事,陈东早就有了准备。

山里是个天然大冰箱,哪怕是在三伏天,山洞里的温度也不会超过十度。

陈东最开始的想法是,全家干脆躲到山洞里。

可山洞阴气大,潮气重,时间久了肯定得风湿。

虽然不能进去,但是可以想办法把凉风引出来,这样就解决了散热的问题。

转头,陈东钻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和山里,本来就连着一条密道。

密道的走向也是陈东详细计算过的,确保不会发生坍塌之类的问题。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着之前的坑道,继续向内部扩张,尽量不破坏更多的山体结构。

去年冬天的时候,陈东就尝试着往里挖过。

再往里就是岩石层,这也是让陈东止步的位置。

这种石头和其他的不一样,常年在山体里被潮气浸泡,外面湿里面硬。

想靠人力搞定,基本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小范围爆破。

当初刘青天单独批的化肥,还剩下不少,做炸药的原材料倒是不缺。

只是,需要很小心的控制火药量。

这可跟当初在山上不一样。

山上比较空旷,只要计量好爆破位置就行,就算有一些偏差,也不至于要人命。

可现在是在家里爆破,而且是在山脚。

哪怕是在几十年以后,这种山下爆破也是高危作业,需要大算力的计算机反复核对。

山脚爆破有多危险,没人比陈东更知道。

这一不小心,就是全家送命。

可如果不这么做,全家老小都将暴露在烈日之下……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