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泥塑坯子都要反复测量,少一寸塞不进去,多一寸又太松垮。
折腾了好几天,十几节管道终于成型,连接起来以后,长度几乎把整个院子占满。
安全起见,陈东先做了闭水试验。
实现还算成功,起码没看见明显的水滴渗透。
这件事,陈东不想让人看见,只能趁着夜色操作。
到了晚上,陈东和周晴把管道推过去。
好在铁皮不算太厚,推起来不算太沉。
之前的管道坑已经挖好,只要按照预定的坑道安装就行了。
可在安装的时候,又出了新的麻烦。
这水管进水管粗,出水口细。
即便没有外界助力,这个形状就注定了水压极大,水流会集中在出口爆发。
这种水压对管道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要说这事也不难办,只需要安装一道数控水闸,智能控制进出水量,那就完美解决了。
显然,陈东现在做不到。
听陈东这么一说,周晴这心也跌入谷底。
忙活了这么久,到头来一场空,换做谁都会泄气。
然而,陈东是个怪胎。
他始终坚信,困难存在的目的,就是被战胜的。
陈东往后退了几步,重新观察着地形。
很快,办法有了。
陈东叫周晴帮忙搬石头,全部堵在进水口前面。
周晴愈发不解,把这个位置垫高,那不就是让水往上走?
这正是陈东的高明之处。
之前水流平坦,可由于管道的形状,导致水流激增。
如果把水往上走,无形中就卸掉水的压强,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
按照这个办法,水流确实变小了!
最难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好办了。
只需要把管道埋进预留的位置,在上面覆一层黄土,定期过来检查一次就行。
水管直通玉米地,想控制水流,还需要做一个简易的阻断装置。
水库里有鱼,为了不让鱼钻进去,必须在管道外面封上一层细密的滤网。
周晴负责用木蔑编制滤网,而陈东则又塑出一块铁板。
铁板上面有两个把手,需要水的时候,把铁板提起来,不需要的时候静止在水里。
……
转天。
所有人都在责任田附近劳作。
气温持续走高,别说庄稼,人热得都没力气。
吴家沟的井还没打出来,想用水,只能去山后的河沟里打。
那地方是个低洼地,前几天下暴雨的水都积在那,用上一阵子不成问题。
不过,这一来一回太远,加上都是山路,打满两桶水,回来连一桶都剩不下。
相比于纯粹出苦力,这种干了又看不见结果才最折磨人。
吴全友确实转性了,一旦发现村民没动力了,立马亲自上阵,不管是挖井,还是挑土,他一定冲在最前面。
这种身先士卒确实有点作用。
可村民突然发现,陈东天天什么都没干,地里反而特别湿润,苗子也长得特别顺利。
强烈的落差,让所有人彻底丧失信心。
别说吴全友带头挑水了,他今天就是自杀,村民也不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