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苏户对帐
容平郡主带着两个孩子,以及陆云轩的父母,还有那些愿意跟随西行的下人,将之前精心整理好的家什一并装车,浩浩荡荡地跟随荣亲王踏上了前往封地的路途。
如今的整个陆府,除了陆云轩,剩下的人竟不到十个。所幸还有御赐的禁卫军帮忙守护院子,否则一到晚上,空荡荡的院子里漆黑一片,阴森的氛围定会让人不寒而栗。
另一边,苏小婉顺利地嫁给了九皇子,陆云轩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落了地。此刻的他心情格外舒畅,与这黑暗空寂的陆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话说户部的苏家国债清算部正式开始运作,为了厘清这笔多达三亿五千万两的账目,户部从京城各部紧急抽调了一百多名经验丰富的会计,参与到与苏家账目的核对工作中来。
单单是记录这笔巨额账目的账本,就足足装满了三辆马车,堆放在户部专门腾空的一间大屋子里,塞得满满当当。
这些账本内容繁杂,涵盖了进货账本、出货账本,还有人工支出、杂项支出等各个方面,每一项都牵涉众多细节,令人眼花缭乱。
为了提高对账效率,苏家也相应派出了几十名自家的会计,与户部的会计们一一对应进行核对。即便如此,对账工作依旧困难重重。
户部的账目核对可不只是在屋子里对着账本核算那么简单。对于那些大基数的物品采购,由于都是苏家按单自行采购的,所以还得派人前往当地的采购源头进行核实,包括物品的数量、质量、成本,以及苏家在这个成本基础上所做的合理加成等一系列问题。
因为采购时间不同,当时的局势也有所变化,物品价格自然会上下浮动。相较于之前战争的危机时刻,现在的物价或许有所回落,再加上加成是否合理等诸多因素,几乎每天,双方的会计都会因为各种问题产生激烈的交锋。哪怕是一项看似微不足道的数据,也可能引发一场长达半天的争吵。
如此一来,对账的进度就变得异常缓慢。半个月过去了,经过反复核算,竟然只能确认不到五百万两的账目是合理的。
对此,身为户部尚书的陆云轩也是倍感无奈。他与苏家的关系本就特殊,让苏家负责为国垫资也是陆云轩出面摘录洽的,在这件事情上,稍有不慎,便可能犯下致命的错误。
所以,即便两边的人吵得不可开交,闹到他这里,陆云轩也只是沉稳地说道:“一切按章程办事,既不能寒了商家的爱国之心,也绝不能让他们昧着良心发国难财。”
这一天,苏然带着八千万两银钞,来到了丰汇银庄,要求兑换现银。丰汇银庄的主事一看这巨额的兑换请求,顿时傻了眼,如此重大的事情,他可做不了主,于是赶忙前往户部,去找直接负责丰汇银庄的侍郎孙谦。
孙谦听闻此事,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以苏家的生意规模和影响力,兑换八千万两银钞并非不可能。只是这么大规模的兑换,他一时也没了主意。
要知道,当初为了推广银钞,可是按照多出20%的比例进行兑换的,如果现在大量银钞兑回现银,那丰汇银庄乃至户部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无奈之下,孙谦只好带着苏然,一同来求见陆云轩。陆云轩接过那沓银钞,仔细端详了一番,确认确实是户部印制的银钞,不会有假。
毕竟,这印制银钞的纸张乃是皇家专用,民间严禁使用,这可是当时为了防伪,特地向皇上申请并获批的。
只是,苏家为何突然要一下子兑换这么多现银呢?陆云轩暗自思量着。如今,全国的商家都已经认可了银钞的流通。然而,银钞能否保持稳定,关键取决于丰汇银庄里储备了多少相应的现银。一旦现银大量流失,那么银钞必将迅速贬值,最后恐怕真的会变得连废纸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