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来一帮小可怜(2/2)

我们饭量也可以很大的,真的能随便吃吗?

呼噜呼噜一通造!

李天明已经在旋第四个馒头了,李学庆是第六个,那六个知青却还在小口小口的咀嚼。

爷俩对视了一眼。

吃屎都抢不上的孬货。

吃完饭,又歇了一会儿,六名知青感觉冻僵的身体,渐渐回暖了。

“走吧!”

李学庆扔掉烟头,要不是为了等这几个知青,他早就走了。

南方的娃娃,不在南方找个地方插队,非得跑北方来,真不知道上面是咋想的。

成心刁难人!

虽然心里还是挺腻歪上面强行摊派,可来都来了,看着一个个也挺可怜的。

唉……

就这样吧!

县委大院门口,看着一起来的知青们都爬上了马车,自己坐的却是拖拉机。

几人的心里没有多少被高规格接待的喜悦,有的全都是对未来的迷茫。

不管愿意不愿意,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他们都将生活在这里了。

顶着凛冽的西北风,一路往西,中间翻过了一道山梁,原本崎岖不平的路,渐渐变得平坦。

这是农忙之后,县里组织人手修的。

市革委一把手开了口,谁敢不照办,只不过沿途有的村镇任务完成的好,有的纯属糊弄事。

等王作先下次再来,说不得要扫落一地的乌纱帽。

李天明和李学庆一路上不住的点评,修得好的,夸上几句,糊弄事的,一顿臭骂。

六个知青挤在一起,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主任,回来啦!”

“天明!”

终于到了村口,经过工地的时候,众人纷纷打着招呼。

老知青们没往跟前凑,谁也不知道李学庆是不是憋着邪火。

只是在打量着拖拉机车斗里冻得瑟瑟发抖的六名新知青。

上一批来的几人忍不住羡慕,他们当时可是轮着坐马车回来的。

“建设,看着岁数都不大啊!”

最初下乡知青的年龄被定在了16周岁,也有一些年龄小的,但只是极少数。

70年开始调整为17周岁。

可新来的……

看上去也就十四五。

这个岁数到农村来,能干点啥?

谢建设犹豫了片刻,还是叫过来两个和他同一批的女知青。

“你们回去帮着烧烧炕,冻得够瞧的了。”

虽然未来有可能是竞争关系,但既然来了,就是战友,能关照的,还是要尽量做到。

“咱们人本来就不少了,又来六个……怎么住啊?”

有人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宋晓雨嫁人了,张青森返城了,知青点刚宽敞些,现在又一下子来了六个。

的确住不来了。

“村里肯定能想办法解决,咱们就别跟着操心了。”

村支部。

李天明正往拖拉机上搬粮食,一个人50斤,足够他们吃到年底分口粮了。

“大家来我们李家台子,我代表村支委和全体社员表示欢迎。”

这套词,李学庆已经说过很多遍了,熟练得很。

欢迎的话说完,接着就是警告。

这叫先礼后兵。

“我们村的人不欺生,但既然来了,有些话得讲在前面,县知青办没有你们的口粮,现在给你们发的,要吃到年底,都计划着吃,还有年底分口粮,是要记账的,等来年赚了工分抵。”

“还有就是,在村里别瞎折腾,城里的坏毛病,谁也不许带到村里来,谁要是咋呼着想在村里搞事,或者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我肯定不饶他。”

六个人听着李学庆的训话,一个个噤若寒蝉。

“行了,就这么多,天明,送他们去知青点儿,先歇几天缓缓。”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

“叔,又来了几个,知青点儿怕是住不下了。”

李学庆这才意识到还有这个问题。

“先凑合着,回头让人看看,能不能再盘一铺炕。”

第一批来的知青,最早都被安置在社员的家里,结果没多长时间就原形毕露了。

今天偷只鸡,明天摸条狗。

最后乡亲们实在受不了,就拿李老六被查封的房子做了知青点儿。

这次来的六个看着挺老实的,可到底咋样,还得再观察观察。

村里要观察这些新来的知青,同样的,新来的知青也在观察着未来要生活的地方。

刚刚进村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村口到村支部的路被修的又平又直,还浇了混凝土。

村支部的斜对过居然还有公共厕所。

感觉……

和他们想象当中的农村有点儿不一样啊!

「今天第一更,求票票支持,还有!」

@笔下文学 . www.vbixia.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